最优化理论视角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杨晓君
[导读] 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
        杨晓君
        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014030
         
        摘要: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专业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
        关键词:最优化理论;综合英语;思政教学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并存,主流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需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似乎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一个尤为重要的方向。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放在一起,实现三个全人的学习,形成人与人的结合效应。
1、综合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
        从可行性上看,首先,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也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等各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与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相重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则是中西一体化英语的直接对立其次,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综合英语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在精读课中如何阅读英语书籍,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也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鼓励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最后,从中国的人才培养需求来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西方的相对薄弱,中国急需培养一批能够讲好中国历史、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才,而这类人才应该对中西文化有足够客观和深刻的理解,看到融入综合英语的课程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二、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优势
        (一)增进文化认同
        《综合英语》既属于语言基础类课程,同时也是素质教学类课程,需要将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充分结合。综合英语学科体系内包含多种语言基础知识,如语法、语音、结构、篇章、词汇等,还包含语言综合基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思想文化主要借助词汇、语句等形式体现,课程中涉及到的文章源于英语国家,包含教育文化、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基于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引导其鉴别他国文化,加强对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认知。
        (二)加强爱国情感
        《综合英语》主要是将语言教学作为基础,引入文化。依托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在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当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时,会受到国语和英语文化的影响,判断和比较两类文化。使其借助国际视野观察西方和世界文明,以批判性思维树立价值观,升华文化层次,并加强学生对于我国的文化自信感和认同感。大学生通过加强对道德观念、文明文化、历史传统、理想价值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意识。借助学科交叉方式,将思政内容和专业教育充分结合。英语学科中包含人文知识和中外文化,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英语学习文化碰撞防止学生被狭隘民族主义影响,加强其对于我国文化、价值、历史的认同,形成爱国主义精神。
        (三)实现全面育人
        高校入学新生处于适应和过渡阶段,对于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定性取向至关重要,开展育人工作十分关键。《综合英语》一般在高校开设时长为两学年,每周共六学时,任课教师对于学生具有较大影响,通过思想渗透加强育人连续性。

此外,英语教师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机会和环境。《综合英语》中包含听力、词汇、阅读、翻译、会话等内容,教师需要在各个环节优化渗透育人水平,帮助学生明确文化差异,实现文化自信与认同。突出思政育人效果,发挥“文以载道、道在其中”的价值,在培养和传授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德育教育。
三、最优化理论视角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 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新定位
        培训目标和要求决定了人员培训的方向和质量。《综合英语》首期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多角度、多生态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鼓励学生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同时更加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根据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共同要求,结合综合英语的特点和优势,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加强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增进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传播情怀,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把学生人格的养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有机统一起来。
        ( 二) 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综合英语”教学大纲也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课程教学的目标任务融入了思想政治要求,尤其是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德育要求,大大优化了提高,巧妙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起到了育人的作用。首先,根据四份综合英语实例的现有内容,为每本书的所有14单元内容提供单元内容。其次,通过对这些模块的分析凝聚,提取出模块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在每个单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其主题内容不仅具有明确的模块文化信息,而且具有明确的思想意识要素和要求,为教师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此外,教师根据模块内容,及时添加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对比涵盖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并能提高自己辨别对错思辨的能力,增强自己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课堂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 三) 教学评价与反馈
        没有评估和反馈,课程政策和政策的实施将失去动力。因此,以综合英语为基础设计的以课程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应该从几个角度出发。首先是评估教师在教学方法中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程度,以及教师能否现实地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其次,评价教学内容中教师是否有中西文化的对比,是否有鼓励学生批判事物,是否有可能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展开讨论。最大的反馈主要是指教师应该对评估结果进行反馈,给出教学改革方案,从而一点一点地推动课程思想政治融入到综合英语教学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关键是立德树人,需要充分挖掘各种课程中的多种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育功能。本文结合最优化理论,分析如何通过优化《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模块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根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信念,从而使得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参考文献
[1]周正秀.课程思政体系下的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3):87-88.
[2]周正秀.课程思政体系下的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2):221-222.
[3]刘晓娟,周梅.商务英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以《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J].校园英语,2020(03):9.
[4]岳冬蓉.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思政教育刍议[J].英语广场,2019(12):112-113.
[5]李梦.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12):46-48.
杨晓君,女,1979年7月,汉族,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014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