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黑龙江东方学院
摘要:本文围绕虚拟现实课程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的教学实践展开论述,从课程结构、社会需求、硬软件发展动态三个方面探讨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并进一步分析虚拟现实课程的教学价值。实现对于虚拟现实课程的综合论述,为虚拟现实课程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内容。
关键词:虚拟现实课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并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虚拟现实课程的出现,既能够有效补充现下教育内容体系,又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教育意义。而过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模式,显然与新教学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因此,为了教师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教学实践的探讨必不可少。
一、课程结构:加大主干课程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当中,公共课程往往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专业课程的部分中,除了实践教学外,还存在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且理论教学内容在高校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这就导致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活动开展有局限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低下、专业水平不扎实,不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的情况[1]。
因此,在课程结构上,首先要进一步加大主干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分配比例和考核标准,提升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要求,真正将能力培养落实到学生个人身上,为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需求: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重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现如今已经倾向于虚拟现实、数字版权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层面,而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市场真实反馈来看,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主体趋势之一。而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课程开展中,明显缺乏对于社会发展动向的体现,因此,很多学生存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2]。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社会需求入手,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加设虚拟现实课程的同时,不能够仅仅实现理论内容的补充,也要构建对应的实质性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于设备操作方法的应用,从而加强对应课程的实际实用价值。
三、市场反馈:软硬件发展动态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身就是结合了数字技术、媒体与技术多学科的交叉专业,重在培养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从事数字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课程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市场中相关软硬件的发展动态,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
具体到实际中,院校可以与对应的软硬件生产厂商构建合作关系,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对应的产品发布会、技术培训会等相关的会议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尝试与厂商沟通,邀请对应的技术型人才进入校园,与学生展开交流,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鲜”的知识。
四、通过教学实践发挥课程价值
(一)价值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它是年轻且不断成长的专业,除了设计多种技术,还要兼顾很多专有属性,需要学生构建交叉领域学习活动的整合型专业。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必然会不断发生变化,技术内容也会逐步的更迭。
虚拟现实技术本身除了包括图形制作、传感、网络处理等相关的技术内容外,为了达到“现实”的目的,还会要求创作数字环境,并提升其对应的感官体验,促使用户产生真实感,因此,会在虚拟环境中加设人、物的互动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壁垒或逐步模糊,具有高度真实的反馈。
两者的结合视角下,学生既要兼顾虚拟现实技术的对应技术内容,还要融合自身的专业理论,加入艺术与其他技术内容,形成创作性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功能性[3]。这是两者结合对于学生个人能力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虚拟现实课程开展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应当深入了解其价值,并积极展开对应的学习活动,才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专业型人才。
(二)教学实践
具体课程的开展,首先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其一,媒体性,通过虚拟现实课程的开设,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取关于产品流向的具体能力培养,通过对于媒体介质传统的相关知识探讨,完成能力的有效应用。其二,艺术表达性,虚拟现实产品本身的重点与特点就在于“虚拟”和“现实”,学生要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艺术内容的学习,形成艺术表达,进而能够完成对于虚拟现实产品设计界面的设计与创建。其三交互性,虚拟现实技术对应的虚拟现实产品并非一成不变,相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内容与技术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这一点,帮助学生形成交互思维,反馈到虚拟现实课程中,就是促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虚拟现实产品的制作能力。
在三个基本原则的引导下,在实际开展课程中,首先就要突出原则,在理论内容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理论内容联系在一起,注意细节层次概念的解读,补充一些基本方法的操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的融会贯通。其次,虚拟现实课程本身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教学活动开展的课时有限,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且虚拟显示技术处于不断更新与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更需要有侧重的进行展开[4]。教学内容应当分为基础理论、热点发展与主流趋势,让学生利用基础理论作为工具,自发形成对于技术热点问题的探讨,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思考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能力上的提升。最后,“纸上谈来终觉浅”,虚拟现实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学习、借鉴、启迪终究是理论性的,对于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站在理论的角度上,实现思路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课程的发展方向,注重融入当下发展的景点案例,如虚拟海洋环境构建、人工鱼等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拼图碎片”,融入创新思维,王城自身的思维“拼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的涉及面越来越广,且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因此,开展虚拟显示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着力于虚拟现实本身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对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课程开展,促使教学活动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郑培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探究[J].艺术科技,2019:45-46.
[2]赵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混合式智慧教学的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229-230.
[3]李剑,杜赟.Seminar教学法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研究生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品鉴,2019:341-342.
[4]马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艺术教育,2019:127-128.
作者简介:李慧敏,1987年11月,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研究生,黑龙江东方学院,264100,讲师,数字媒体艺术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自然科学项目“虚拟现实技术与水墨画互动艺术研究”项目编号:HDFHX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