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 214400
摘要: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往往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这类群体往往由于自身生理方面存在障碍,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而针对智力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园艺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帮助他们在精神方面消除一些不良的情绪以及一些异常的心理,让他们能够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和活力,抑制他们不良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也能够引导他们正视自身的障碍,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社交功能。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尽早的融入社会,并参与到社会中,了解社会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园艺课程;智力障碍学生;教学效益分析
1 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开展园艺课程,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作用分析:
1.1帮助学生开发智力:
智力障碍的学生本身身体上就存在着一些缺陷,在他们的学习中可能就会遇到很多的难度,所以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开展相关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注重以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能够开发智力,训练他们的大脑,帮助他们尽可能的避免一些生理上的障碍的体现。在孩子的整个大脑发展过程中,其中分为两个半球,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一般大脑左半球都是包括学生的一些主要功能,包含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等等。而右脑就是管一些人生中的情感和一些美育方面的开发,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开展园艺课程,也能够真正帮助这些智力障碍的学生训练的右脑,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一些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往往受到训练的机会都特别少,所以开展园艺课程也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把他们封闭在某个环境里进行一些理论的灌输,或者是一些强加性的训练。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也不能充分吸引这些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导致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共同开展活动。
1.2培养特殊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具有生命理念:
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生命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要求培养学生重视自身的生命,也应该尊重其他人以及事物的生命养成积极良好的心态以及健康的人格。但是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与正常的儿童不同,他们的智力往往有一些障碍,可能不会理解这种比较深奥的理论,如果老师仅仅进行理论性的灌输,那么也会导致他们产生单调枯燥的学习体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且智力障碍的学生往往好动,所以老师仅仅把他们封闭在教室,对他们进行教学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感觉单调乏味,加重大脑负担。但是在特殊教育机构中为智力障碍儿童开展园艺课程,在鼓励这些学生种植植物以及和同学或者老师共同栽培植物的时候,也能充分感受到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是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来获得的。而后老师在鼓励学生对自己所栽种的植物进行浇水、松土等等一系列行为,让学生意识到为了培养一个良好的生命需要经历多么不容易的过程,在他们的脑海中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生命教育理论。同时也能在栽种植物生命的全过程中感知到生命的变化,尊重植物以及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改善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1.3提高他们的合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于智力障碍学生而言,他们往往自身生理上就存在着一些缺陷,智力发展较正常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往往很少接触社会交往空间也比较短浅,仅仅限于特殊教育机构以及一些眼前的事物,而他们的交往对象往往也比较简单。所以他们对于社会的了解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可能会让他们形成孤僻、孤独、自卑的不良心态。
而在开展园艺课程时,老师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鼓励这些学生与其他的同学或者是老师之间进行合作来种植植物,并一同为植物进行施肥浇水等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共同关注植物的成长,这样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加强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
2 现阶段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园艺课程的方法分析:
2.1强化对于智障儿童的多元化训练: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他们的智力与正常学生不同,所以特殊教育机构的老师在开展园艺课程教学时,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出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强化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多种因素,真正为园艺课程的开展注入活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针对于智力障碍学生,并帮助他们能够正视自身的缺陷,并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以及闪光点,从而发挥出园艺课程的重要作用。此外,老师在教育机构中也可以开展园艺课程的竞赛,让同学们以个人的形式或者是小组的形式进行参赛,然后比赛的内容主要即为园艺植物的种植,比赛时间大概设定为一个月左右。让这些学生在一个月内照料好自己所种植的植物,并重视起园艺课程竞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具有优良品质。
2.2利用校区已有的植物,开展园艺课程的实践训练:
为了更好的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园艺活动空间,老师可以利用校区已有的植物给学生开展相关园艺课程的实践训练,这样培养学生更强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校区已有的植物涉及园艺学习课题和实践项目的,比如“校园花坛艺术设计,或者是校园绿化设计”等等这种创意性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理论实际中,开拓出园艺教育新天地。而且学生在校区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更加了解学校的实际园艺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更加良好的对于校园环境内的植物进行观察、探索和新实践。
2.3利用家庭园艺资源,设计家庭园艺植物管理活动:
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往往因为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也比较简单,一般也不愿意与外人没有真正参与到社会环境的活动中,一般活动范围仅限于学校或者是家庭,所以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家庭园艺教育活动。比如涉及一些家庭花卉调查或者是家庭花卉管理等等,鼓励学生多了解花卉的种类,并对花卉做好养护管理实践。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在学校带种的花卉拿回家培养,帮助学生养成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并通过学生对于自家花卉的调查和对于植物成长的观察记录等,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注重作业与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物。利用学生的家庭环境开展园艺实践活动,也能够增强这些智力有障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亲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避免因学校场地不够的问题,引发的学生实践训练不足的情况。
结束语:
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往往自身整体发展都很不稳定,再加上由于他们生理上有缺陷,所以他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不方便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也需要教育者倾注过多的耐心和精力来对他们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而对于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开展园艺课程,也能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基础,通过让学生接触园艺课程,也能够感受到园艺课程中植物的生命性,参与到植物的种植与培养,以及他们生命的全过程中,从而能够更好地感知到生命的变化。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树立自信心,帮助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整体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广权, 刘小强. 浅谈农村小学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的策略[J]. 才智, 2014(23):116.
[2]金璟. 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0(2):53-57.
[3]王红燕.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
[4]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中国园林,2000,16(6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