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改革学教方式——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三步领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矫抒群 葛小元
[导读] 新高考,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办出新高中,高中育人向哪里去
        矫抒群  葛小元
        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  616000
        新高考,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办出新高中,高中育人向哪里去,育什么人,怎么育人,是个首要课题。经过学习研究,我们齐市八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才能走出新路子,办出新学校。2016年起,我校在市教育局部署的四个探路项目中,选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点,在全市推行“课堂革命”的大环境中,我校实行了“三步领学”式学教,学第一,教第二,改变课堂育人方式,三年实践,取得理想效果。
        一、传统桎梏,不变不行
        (一)生源状况。我校是省示范高中,但位列四所市直重点高中最后,处于全市40所高中的中游水平,市区7300名中考考生中,我校录取的学生在3000名之外,与热点高中没有可比性,高考质量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学校想要突围是很困难的,改革前的师生发展动力不足,前景比较迷茫。
        (二)主要问题。教学改革前,老师们都是传统教学,靠老式的拖拽,教的累,学的苦,教学面貌太沉重、太折磨,提高质量靠学苗。讲授式,满堂灌,师生无共鸣,课堂沉闷;学生课前不会预习,课中不会学习,课后不会复习;教师理念陈旧,专业成长缓慢。备课松散无团队,教师教学单打独斗。
        二、瞄准方向,坚定求变
        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带领教师外出学习,促发求变意识,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大胆预设,最终确定“三步领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组织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明确了教学改革的目标、步骤、方式、方法等,2016年秋季在高一学年率先落地实施。
        “三步”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主要步骤。“领”是针对学生和教师的现状提出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设计学案进行引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
        课前是第一步,学生通过学案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自主学习,学习后将学习疑问写在相应区域,教师通过检查学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明确学生的疑难点。
        课堂是第二步,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情况,老师点评总结;二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师生交流。三是由学生或教师总结学习内容。
        课后是第三步,是学生迁移提升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学案上不同层次的习题,若出现问题则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附以老师的个性化辅导。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步领学”的关键点在于学案设计,这是教研的主攻方向,也是最费力、最有含金量的环节。“三步领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数量、质量达到最优化。
        “三步领学”有很复杂细致的处理环节,为了确保落地生根,学校设定了四方面的行动程序:
        1、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初建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和性别,每组分为三个层次,六至八人。组长组织组员起好组名,设计组徽,制定宣言和组内制度,组织开展好课前预习、任务分配、课上展示、计分评分、作业互检等。
        2、组织学案教学。备课组编写《三步领学案》,以课本为主线,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编写流程分为准备阶段、个人编写、集体研讨、二次编写及成稿印制五个环节。其精髓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主导+主体,课外+课内,教材+学案,自主+合作”。


        学案的使用流程包括学生预习、教师检查、课内合作、学生巩固、二次批阅五个环节,在课前,老师将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完成自主预习。课堂上,生生合作,探究疑点,师生合作,破解难点;通过站立式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等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后,教师将习题分层处理,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一题习一法,答一题会一类”。
        3、出台评价办法。评价是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学校出台了《学习小组量化评价考核及奖励办法》、《优秀学习小组和个人评选办法》,小组评价做到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表彰。学校每年举行优秀小组展示、优秀小组表彰奖励等活动,这也为高考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积累了经验。
        4、开展听课督导。成立课堂教学听课督导组,分成A、B两组,每天分别深入年级听课、评课。目前为止,督导小组听、评课287节,与授课教师面对面交流,研磨改进方向。
        三、迎难而上,破冰前行
        三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在摸索中前行。实行之初,一些老师不支持,不配合,一些学生不适应,不理解;过程中,学案的设计不够精致,教学的流程不够完整,评价也不够到位。最大的问题是出在老师身上,所以改变要从老师开始。为此,学校实施了《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外出学习+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多角度学习,全员性参加,全覆盖研修,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选派了150多人次外出学习,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洗礼,老师们的专业素养迅速提升,他们纷纷表示,我也要再当一回“新”老师,由改革初期的厌烦和畏难,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求变、主动适应。
四、素养提升,对比鲜明
        改革前,大部分学生不预习,课堂上被动的听,课后盲目地做习题,机械地做作业,学习效率低下;改革后,学生能根据领学案自主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和展示,认真完成细化分层的课后作业,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学科核心能力被激发出来。三年的实践,学生们具备了独立的学科思想和表达能力。2019届一位毕业生原来在课堂上不善发言、紧张胆怯,但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她得到了锻炼,成长迅速。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指导下,该同学在高二期间参加了“说宪法,讲宪法”活动,代表我省参加全国的总决赛获得了三等奖。
        我校“三步领学”已完成一个循环的改革实验,改革三年,一本上升率超12个百分点,二本上升率超30个百分点,艺术升学率达到96.34%。
        教学质量获得全面提升,教师们喜尝甜果,主动变革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不断增强,找到了自己更深层次的责任感和更崇高的使命。学校教研气氛更浓了,教研效果凸显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自发力,成了动车组,学教轻快起来了。学校又成立了“党员名师工作室”,进行深层次的引领。
        五、着眼未来,学教无涯
        改革回头看,难不难,就三年。改革贵在坚持,越彻底,越成功,不能走回头路。三年的“三步领学”,打开了“自主、合作、探究”这把“锁”,带动了师生面貌的大变样。当前,围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围绕领学案设计的更优化、学生潜力的深挖掘、小组合作的更科学,我校开始构建实施“三步领学”的3.0升级版,部署实践主题式、项目式、任务群式学案设计和引领实践,向基于情境、问题导向、互动启发、验证探究、真实体验和信息技术融合、跨学科融合、五育融合的学教境地综合发力。
        总体说,我校的“三步领学”,已经走完了入模、建模的初始阶段,下步要走向出模、无模,做到运作深入、驾驭娴熟,真正实现启迪智慧、焕发潜能,真正做到教师为未知而教,学生为未来而学,提高质量不再靠学苗。对此,我们信心无比坚定。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实施“三步领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JJC13190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