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诗新唱提升学生合唱能力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宋琳
[导读] 诗,产生于歌,乐曲与诗词从来就是一对无法分割的双生花

        宋琳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桂岭学校514100
        摘要:诗,产生于歌,乐曲与诗词从来就是一对无法分割的双生花。那些曾经让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诗词,经过歌者们的传唱,其中的意境、情感更容易被表现出来,要比干巴巴听着念一念来得更为深刻和强烈。通过古诗新唱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构成了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的让古诗新唱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并以此来推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古诗新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让古诗新唱能够成为提升学生合唱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古诗新唱;小学音乐;合唱能力
        引言:小学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与多元性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的使得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和音乐教学的快乐之感。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合唱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往往是打基础的阶段,合唱素养的培养应当在这个阶段就予以重视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新唱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合唱能力,同时让学生领略古诗新唱的魅力。
        一、基于古诗新唱对推动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古诗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律感
        事实上,“和诗以歌”的诗乐传统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诗言志,歌咏言。很多古诗词都是由作者以某种押韵或者韵律的形式做成的。因此,在很多的古诗词中都有着明显的音乐节律感。无论是诗歌的渊源,还是各首诗的主旨、艺术手法,在古诗新唱的活动中都让学生进行了音乐欣赏和诗歌鉴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诗新唱就是建立在对音乐的这种节律感的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亦即,充分地把握住这一节律感,就能够使得古诗新唱的教学魅力和古诗新唱的教学过程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古诗新唱的音乐教学中,往往能够通过调动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这种文化兴趣来提升古诗新唱的音乐教学。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就是建立在对古诗词的确切的把握基础之上,由此通过学生吟唱古诗词来让学生提升其合唱能力和合唱技巧。
        (二)古诗新唱能够增添学生对音乐的真正美感
        古诗词往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经过长久的历史长河的洗礼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宝贵文化。很多古诗词都有明显的美的追求的,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对美的意境的描写和刻画上。正所谓:品读古典诗词,似饮一杯清心茶。例如,《敕勒歌》就具有特别美的意境,这种意境既体现在诗本身的魅力上,也体现在诗所描绘的那种场景中: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让古诗词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接受度更广,既唱其词又传其意,更好的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因此,在古诗新唱提升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注重去激活古诗词中的这种意境美。


        二、基于古诗新唱提升学生合唱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巧创情境,提升学生对合唱作品内涵的鉴赏能力
        在提升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音乐的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古诗新唱的教学中,教师按照古诗的含义构造出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还原古诗的文化魅力,这就达到了提升学生对合唱作品鉴赏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合唱王翰的《凉州词》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们在一段悲壮、豪迈的纯音乐中观看一段古代征战的视频,让同学们沉浸到这样的情境之中,为同学们尽快领略《凉州词》的音乐情感打下基础。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体会到作品的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巧妙地创设情境,对于提升学生的合唱作品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引导想象,提升学生对合唱作品情感细微变化的把握能力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不同,音乐教学中如果学习者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往往就能够将音乐的情感细微变化表现出来。具体到古诗新唱的合唱教学中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展开想象来提升其对音乐情感的把握能力。例如,在《悯农》的合唱教学中,开头就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辛勤劳作,那滴滴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为下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意义做了一个铺垫。如何让学生们在合唱中体会到这种情感变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在烈日当空下辛勤耕种的农民,意会到其中的辛苦,在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时要含蓄一些。而在演唱后面两句升华部分的时候就要和前面有一些情绪上的变化,声音要微微上扬。总之,在实际的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积极想象古诗情境并将自己置身于其中,对学生把握合唱作品情感的细微变化巨大的帮助,这是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的。
        (三)多元暗示,提高学生合唱的自我纠错能力
        自我纠错能力是合唱教学过程中一种必须培养的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在古诗新唱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暗示的教学方法来使得学生进行主动性的自我纠错,让其主动性的进行自我纠错的过程,往往是培养学生的乐感的过程。例如,在《游子吟》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够完全领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因此,在合唱中总显得差了那么一点,于是笔者就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间接引导、暗示学生寻找《游子吟》的感情表达。因此,在古诗新唱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多元的暗示来使其能够达到让学生主动纠错的教学目的。通过多元暗示让学生提高其对音乐的领悟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因而我们认为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以及创新性的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结语:综上所述,在基于古诗新唱提升学生合唱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注重古诗新唱对于提升学生合唱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明确如何以及怎样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引领该教学过程,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最终在此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合唱技巧。
        参考文献
        1.张骥.“诗化乐”与“乐化诗”——当代声乐课堂教学中“古诗新唱”模式探究 [J].戏剧之家,2019.(9).
        2.张贝妮.诗韵悠悠 乐意浓浓——“古诗新唱”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之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 (5).
        3.周运旭.    浅谈“古诗新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J].新课程(小学),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