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特
(温州市鹿城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 在开展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同时还要明确教学目标——分层教学。通过营造生动、欢快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有效的激发,随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以及教学工作需求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举办一系列知识交流活动,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会提高。基于此,本文围绕提高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幼师专业;乐理;有效性
引言:乐理,即音乐基础理论,学生要想学好音乐学科,他们就必须掌握乐理知识,同时乐理也是中职幼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因为乐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还涉及了很多抽象的专业术语、概念,所以对于那些缺少音乐基础且文化成绩一般的中职学生而言,学习乐理知识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一、依据水平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展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开展分层教学,即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分层次教学目标,这样全班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能力及音乐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反馈为学生明确学习起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也能更加深入。通过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也能深入理解学到的知识,同时还能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明确层次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调号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确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及内容。第一层次指的是可以识别并书写基本的大调调号,该层次的教学是基础内容,需要求学生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第二层次则是了解并掌握调号的形成规律及方法,第三层次是快速识别并书写调号,至于这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都是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深化教学[1]。
二、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构建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想开展有效的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应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在情感、认知等方面也要相互影响,而不是由教师将乏味的理论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在教学期间,教师通过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为学生营造民主、欢快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做好准备,充分信任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将问题解决。其次,教师还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对于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较强的思维定式,而这对他们对于乐理知识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大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的目光也会放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转换为学生易接受和理解的信息符号,教师也可对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大力的培养。举例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乐理知识与其他的音乐学科进行结合,通过将声乐、视唱练耳等内容融入到乐理教学中,学生也能发挥自身的技能,进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如此,通过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展示为主的教学形式,学生不但能对乐理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同时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结合能力确定教学内容
很多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所以他们在音乐的理解能力及素质方面相对较差,而且很多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所以他们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也存在极大的困难。举例说明,在学习计算音程和弦内容时,因为很多中职生的理论理解能力与抽象思维较差,所以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较为迷茫。不仅如此,中职幼师乐理教学课时也相对有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教学方案并选择内容。针对经常会应用到的记谱、音程和弦等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全面掌握大小调的识谱。至于并不常用且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导。此外,在举例讲解教学期间,教师可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如那些幼儿园教学中的儿歌或者学生正接触的流行音乐及声乐等,通过这种教学,中职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得到激发。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增强。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为学生简历竞争及合作关系,通过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能力及工作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再通过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及趣味性较强的引导方式,学生也能积极、自主的学习,而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也会得到提高,至于中职幼师专业乐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晶晶.中职幼师乐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北方音乐,2014,(17):109-109.
[2]何爽.浅谈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乐理课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2,(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