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1月3期   作者:张英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现阶段我国传统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已
        张英
        山东省莘县燕店镇燕店小学  山东省  聊城市 252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现阶段我国传统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小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样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且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在小组合作模式教学下,研究构建具有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关举措,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非常契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能够使小学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后很好的应用到实践生活之中,全方面的锻炼和开拓小学学生眼界,提升其综合能力。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概念及意义
        在开展研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发现其最早于美国70年兴起,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实践教学之中。小组合作一般有多种方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基于小学学生现阶段个人能力发展较为不成熟,一般在小学教学中大多数采用师生活动模式,其他两种教学模式也在实际教学中穿插使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对于挖掘和开发小学学生自主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给全体小学学生带来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小学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课堂章节内容进行知识探索,从而获得新知识。除此之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教学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在作为被动角色参与,小学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和管理,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师干预程度,缓解了师生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点,给师生双方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空间和教学环境。
二、小组合作模式对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的具体优化措施
        在通过分析和了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及意义后,针对现阶段关于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措施,笔者在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后,对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及建议。
        (一)合理有效科学分组
        如若想要顺利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特点等,根据一定的分别指标,使得每个小组都涵盖所有类型的学生,这样既有效的实现了小组之间的科学划分,又能够照顾到因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通过这样的合理分组,可以使每个小组的学生在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索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任务,承担好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的角色,从而更好的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意义,最终促使其达到锻炼思维能力及沟通学习能力。


        (二)精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全面激发小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建设必须精选特色教学内容,尤其是在运用小组合作模式下,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课堂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及辅助环节时,一定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倡导学生大胆发言,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特别是在强调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时,更加需要教师有效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教学内容。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中有一章内容是关于《上学路上》。这部分教学内容就是非常好的作为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块。教师可以提前让小学学生进行预习,回顾和注意观察自己日常上学即将迟到或者放学路上和同学嬉戏打闹时等等相关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过程中的各种个人行为是否得当,如果有错,错在哪里等等类似这样的小组合作性探索问题,都可以很好的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在上学路上错误的行为习惯。教师通过提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在正式进入小组合作学习时,小学学生可以在团队合作时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上学路上应该如何遵纪守法,认识到上学路上的不安全行为会有哪些危害,从而进一步更加贴近生活的掌握本章知识内容。
        (三)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学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其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很多内容都是非常具有生活化的故事性章节,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正好可以充分发挥故事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能力,全面搭建小学学生新型知识架构体系,为其更高层次的知识理论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中关于环保主题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和引导让小学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不用的东西进行变废为宝,同时通过介绍和展示环保主题的相关内容,引导小学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反思,全面提升小学学生环保意识。
        类似这样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还有很多,都非常贴近生活。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小学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好好利用,在符合教学主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引导小学学生全面掌握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三、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的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在日常教学中创新和研究,通过积极引导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课堂环境,全面调动小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使小学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动脑能力提升。
        除此之外,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也必须扎根于教学的情景实践之中,师生共同学习和混动,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教学内容都可以来自生活,也应该被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而培养其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佚名.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落实小组合作学习[J].名师在线,2018,67(30):38-39.
[2]李宗让.实施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7(3):43-43.
[3]张冰.巧设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3).
[4]刘志国.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分析[J].新课堂(小学),2017(12):24.
[5]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20.
[6]李贵川.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年06期.



作者简介:张英,性别:男,山东省聊城市,1982年4月出生,
学历:专科,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单位:山东省莘县燕店镇燕店小学
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