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卢航燕
[导读] 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到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和全面发展目标
        卢航燕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河北 邢台
        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到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也存在紧密的关联。新时期在系统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将创新思维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能转变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重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训练,从而优化教学组织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应用创新思维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要注重对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并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变通性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逐步增强,优化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教育理论基础。
        1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内涵
        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探寻正确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突出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创新思维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能看出创新是人最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同时,创新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思想,是能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精神思想,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对学生参与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而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创新思维的渗透已经成为指导语文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语文教学能将传统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转变为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社会适应力方面的训练,关注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中职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将学生人文情怀的激活、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职业修养的锻炼作为综合目标,不断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创新思维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循序渐进优化教学组织成效,为中职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2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2.1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从学校的角度要经常不断地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有创新才会引起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2.2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当今是信息时代,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学生创新思维。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先贤创新的文明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学习传统文化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3把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相结合进行培养
        从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物身上学习创新思维。古往今来有许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如古代的鲁班、张衡、庖丁等,现代的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在他们的身上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如果没有古代的发明创造就没有今天的文明,如果没有现代的发明创造就没有现在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因此,向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善于创新的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4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为了增加学生阅读量,可以建立班级学生图书角,学生每人每年至少带一本书到学校来,由教师进行检查和登记,全班同学进行共享,要求学生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教师可以采用检查读书笔记或让学生谈读课外书的心得体会的方法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必要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点评和鼓励,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对比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的异同之处,通过不断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3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创新教育思想,拓展教学空间
        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设定都依托职业教育,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能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在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理念中,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教师仅仅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对学生实施听说读写方面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学内容的选择局限于教材,与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语文教育教学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在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的指引作用,应该积极探索语文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的紧密融合,在全方位解读素质教育思想以及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教育改革的宗旨,积极探索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的措施,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内容,还挖掘语文学科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对语文教学课程进行调整,创新语文教育内容,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空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彰显语文教学的价值,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稳定推进提供重要的辅助。
        3.2革新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要注意从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角度进行分析,发挥创新思维的指导作用能促进语文教学中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应用,构建全新的、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实施语文素质训练,并有意识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从而真正彰显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在具体针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僵硬传授知识内容的情况,要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展现语文教学活动的生命力,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激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3.3优化教学评价,提升创新意识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新思维应用于教学评价并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综合分析语文教学方向的变化对评价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将职业发展能力评价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评价纳入到原有评价体系中,从而有效彰显教学评价的辅助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评价思想,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全面深入推进中职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践行创新思维思想,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能显著发挥创新思维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学生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稳定推进提供坚实的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郝小英,刘忠伟.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20(13):83-84.
        [2]张德年.对中职语文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探究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69-70.
        [3]董叶.浅析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J].汉字文化,2019(08):91-92.
        [4]陆秦华.加强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研究[J].成才之路,2018(31):44.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职课程新型立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604382)的论文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