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水菊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红军小学 541402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成绩不仅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并且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还会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国家的复兴靠教育,而教育需要从小抓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促进小学语文水平的提高,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需要引进合作教学法。
关键词:学习氛围;?合作教学;?措施;
现如今,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添更多的合作性环节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使小学课堂教学更加活跃、生动的新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死板,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低下等等,使得教学的质量不高。
一.强调分组应遵循合理化原则,教师应正确引导
1. 合理进行分组。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扣好衣服上的第一粒扣子,正如在进行改革时,要走好改革的第一步。走好合作教学的第一步便是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了保障小组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分组时不能随意分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要最大程度的保障组内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性格外向的学生,有善于组织领导的学生,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之间可以互补互助,保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加到小组的活动中去,从而使组内成员得到共同进步。试想,一个小组内全是成绩差的学生,那这个小组的成绩又怎么会得到进步呢,并且,这些学生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成绩方面的硬性不足,这些优势便难以得到发挥和施展,长此以往,不仅会失去其对学习的信心,也会埋没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点。
2. 教师正确引导。
小学生接受的教育还很少,尚处于受教育的初步阶段,认知能力不足,并不理解什么叫做合作。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都是千般疼万般宠,而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教师加以耐心的引导。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为了使同学间互相帮助,有秩序的分别进行不同的学习部分,帮助学生共同进步,而不是交给小组成员的一个或者两个去完成,这样的作法是绝对错误的。
二.学习任务布置合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
1. 选定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安排的每一项任务都应该经过考量,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不论是课文的教学还是作文的教学,都可以使用合作教学的方法,但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安排给学生。想要将这种模式合理的使用,需要对小组探究的目标进行选择。比如,可以这么安排:关于扶不扶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并与小组的成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交流过后将自己最后的观点写成一篇小作文。也可以是:关于《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在小组内部自行安排分工,然后进行课堂展示,需要有同学代表小组朗读课文,有人讲解生词,有人总结文章中心内容,并将小组讨论没能解决的问题提出等等。教师在安排好学习任务后,每个小组开始协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去进行下一步的发现,使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望去探索这项学习任务。
2. 成员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学生的正处于懵懂的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有限,认知能力还不足,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尽量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使用一些比较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更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但是合作学习的模式就能够使教师摆脱这种传统模式的困扰。在每一个小组中,都应该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其他方面的特长不同,这些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能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表现积极的同学也可以带动那些惰于学习的同学。在传统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老师是一对多的情况,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因此,那些理解能力差、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同学,可能会由于听不懂、跟不上,而不想学习,甚至放弃学习、讨厌学习。但是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使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跟得上学习的进度,有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讲解,有上课积极的同学带动气氛,从而使每一位成员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并且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生会更喜欢学习,课堂上学习的氛围也是相当浓厚的。这样的课堂,是每一位学生都喜欢的。
三.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教师及时给予辅助
1.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同学们的年龄尚小,心理不够成熟,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是非常正常的。这也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过的一点,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捧在手上的宝贝,到了学校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落差,可能会想:为什么在小组合作中我就要听别人的安排?这种心理经过正确的引导之后,也不失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件法宝,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每当布置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对每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小组之间有竞争,那么每个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有干劲,更有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成绩不好的同学又会因为担心拉低整个小组的评比分数而认真学习。这不仅会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发言、积极准备,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从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课堂更加有趣,学生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比如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提问等多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来学习,对于回答问题优秀的小组应及时提出表扬,使同学们能够体会到在合作学习中的乐趣。
2. 教师的辅助作用。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所以在小组合作的探究中,教师也要及时的进行帮助和引导。有的学生可能由于羞涩而在小组合作中不发言,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小组可能不知道如何去探究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时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大胆的发言,为小组的合作学习提供探究的方式,带来恰当讲解的同时,又给予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一点是,懂得对学习做出肯定。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更何况是稚嫩的孩童。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会帮助学生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对教育的探索依然长路漫漫,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佳.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29.
[2]叶轩辰.小组合作激活课堂———试论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法[J].名师在线,2019(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