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琪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中心小学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学语文;二是优化课堂,让学生会学语文;三是走进生活,让学生会用语文。
关键词:教学策略;激发兴趣;优化课堂;走进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学语文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饱满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让学生喜欢学语文。教学中,我用下面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让学生认识语文的重要性。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需要语文。学好语文,我们才会认识祖国文字,才会阅读,才会理解,才会更好地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和进行书面表达,才会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学好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好其他学科;学好语文,语文素养提高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很大的便利和好处。
2.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设备直观生动,可以使学生得到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语文课有很多故事、英雄人物,很适合运用多媒体来呈现给学生观看,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让学生把文字与图片、视频等结合起来,加深理解、体味情感、发展思维。
3.以故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优化课堂,让学生会学语文
“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我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1.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少讲,让学生多讲,自觉地、主动地学习、思考、探索、表达。
2.教师要巧设问题。
我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注意用“你读懂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等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思维开阔,课上得鲜活新颖,有开放性,富有创意。我在教学中敢于放手,勇于创新,多让学生问。做到问题由学生提,答案由学生自己找,疑难由学生自己释,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解决不了问题,教师可以请其他学生来帮忙解决,教师再给予引导、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会学语文。比如,我在教学《飞天梦圆》一课时,布置学生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是怎样来读这一段课文的?然后让学生来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讨论结束后,再让学生来读,带着感情来读,读出语文蕴含的感情。这样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3.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在教学中,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确定一个发言人。讨论问题时,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发言人归纳小组同学的意见,作综合发言。发言人发表意见后,组内同学可以补充。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走进生活,让学生会用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我在教学中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都有语文。我布置学生分成小组,到学校、家中、社区、街道去观察,找找这些地方的语文因素,然后回来在课堂上汇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交流成果。有的说学校有很多宣传栏,有很多文章;有的说街上有很多广告,店铺有很多名字;路上有路标;有的说读的书报、看的电视有语文因素;有的说生病了要写请假条......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随后,我又布置一项活动:我有火眼金睛——寻找身边的错别字。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查找周围的错别字,锻炼自己的识字能力。
2.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一次,我指导学生写一篇“记一次活动”的作文,为了使大家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了一个“盲人贴鼻子”的小游戏,同学们热情高涨,玩得兴致勃勃。做完游戏之后,我指导学生把刚才的游戏写下来。由于有具体的经历、体验,同学们感到有内容可写,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每年的教师节,我都布置学生给老师写一句感恩、祝福的话语,并挑选优秀作品在教室张贴。上级布置征集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宣传标语,我积极发动、指导学生撰写,同学们撰写了很多标语,我与学生一起评选优秀作品在教室张贴,挑选最优秀的作品交给学校,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又锻炼、提高了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余小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20).
[2]刘珍林,钟久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江西教育,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