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忠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福建 安溪 362441
摘 要:在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开展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使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研究价值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村普通高中为例,进行了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前言: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还要不断的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缩减与城市的差距。在当前的“学案”导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应对和及时的处理。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情感体验的缺失
在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开展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多种的注意力都放在该模式的应用中,从而忽视了语文知识中的基本情感,对于情感的体验比较少,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良好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戴望舒的《雨巷》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使用“学案”的导学模式过程中,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由于文章的教学在教案的规定中,并没有进行更多情感的要求,因此,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很轻松的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章情感深度体验和理解。尤其是在进行文章内容的情感表达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语言中包含的特色和写作的方式应用等情感和语文知识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缺失现象。
(二)模式应用的固态化
在当前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开展的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相对更加的固态化,学生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应用的效果并不突出。比如,在当前的应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提出问题、学生自学、交流讨论、精讲释疑、巩固练习的模式进行设计,学生在长时间接受这种模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叛逆情绪,教师在这种固定的模式应用过程中,也不能进行更积极的思考,只是简单的照搬应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思维都被局限在模式中,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大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对与高考的压力更大,学生都期望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因此学生面对的压力,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字词书写练习,还需要开展更为深入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这些都需要占据学生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会对课堂上的学科内容进行粗略的学习,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进行书写的练习过程中。比如,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但是还要应付教师发布的各种文章写作的作业,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作文的书写,将大量的精力放在阅读理解和书写中,造成了对教材内容理解和学习质量的下降。
二、优化开展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应用的措施
(一)情景交融的开展教学模式应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可以更好的开展情景交融的教学方法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比如在进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中的情感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将真正的康桥显现出来,并且对康桥周围的金柳、水草等环境进行更生动的直观显现,在进行视频播放的同时,配上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将学生的吸引力进行有效的汇集,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比如在进行戴望舒的《雨巷》教学过程中,对文章中“丁香”词语的使用进行更好的理解,首先教师将真正的丁香花图像进行展示,然后对丁香花在进行开放时的情景进行视频播放,学生更形象和直观的看到丁香花的绽放过程,从而对文章中丁香的意象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诗句中的“丁香”意象进行对比分析,展开有效的情景导学,使语文教学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得到更完善,更丰富。
(二)指导学习的方法应用
在进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应用指导学习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大化的开发学生的潜质,不断的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综合素养。在进行指导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开展自主学习的模式,第二是开展探究学习的模式。首先,在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于问题的提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自主的学习,并完成学习的任务。比如在进行《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对文章中体现出来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进行辩论,对这种感情是否需要得到支持和赞扬的太对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并且能够树立自己正确的感情观念,发挥出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次,在进行探究学习的模式应用过程中,教师要读学生给与的问题进行更好的回答,并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比如在进行《张衡传》的教学过程中,从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进行引入,然后对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为什么地动仪没有提前预测出来呢?以此进行更好得到引导,让学生对一些科技现象进行解释,比如提问学生为什么人类都发明了宇宙飞船,还是不能很好的在太空中生活呢?为什么都有飞机了,为什么还是不能随时的起飞呢?等等这样的科技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研精神,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够不断的关注知识学习,养成积极的探索意识,提升全面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三)训练迁移的方法应用
在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学案”导学的模式应用,还要充分的应用训练迁移的方法,更好的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扩充迁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动作句子进行全部的找出,然后对句子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的使用方法进行讨论,对这种应用的方法使用优劣现象进行讨论,更好的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发掘,并不断的进行迁移训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后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字词使用规律,并不断的提升对知识的更丰富学习效果。另外,在运用该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分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两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展示出迁移导学的应用效果。总之,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更深刻的发掘,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中,学生完成更好的知识积累,并不断的对语文知识中的各种技巧和方法进行掌握,从而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学习过程,更好的提升开过学习的能力。
结语: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根据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指导学习的方法和训练迁移的方法等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使用,更好的提升了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也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实现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骆锦义.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2):174-175+178.
[2]易娅娅.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与有效课堂构建整合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4):99+101.
[3]杨宗宾.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0):150-151.
本文系:安溪县教育科学2020年度立项小课题,课题名称《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AX20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