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张洪秀
( 佳木斯大学 154007)
摘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良好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各方面能力也会快速提升。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墙面的设计对其起教育作用。基于此对当下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的现状,从内容选择上与材料选择上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与教师两个角度讨论产生原因,以此制定解决对策,如幼儿园构建完善的班级墙面环境创建评价标准、发挥幼儿主体地位,提升参与度、转变教师设计墙面观念,提高自己此方面能力等,希望通过此更好完善当前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的现状。
关键词:幼儿园;墙面;创设
幼儿园作为幼儿参与社会集体活动的第一个场所,可以说除了家庭,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最熟悉,所以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建设不但要给幼儿以美的感受,还要将其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发挥环境作用,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基于此要从幼儿园墙面创设的现状研究入手,对其问题与产生问题因素,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其内容如下:
一、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墙面更换随意性大,缺少相关性
好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要与当下的教育活动相关联。现在很多幼儿园墙面创建短期性强,保存时间段、教育性高,且要求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结合。总的来说,从幼儿角度出发要不断创设创新性强的墙面环境。正常情况下幼儿园中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要定时更换一次,且其内容紧跟教育活动主题,从而保证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但是经过对教师的访谈可知,其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更换时间比较随意,有的教师会随主题教育活动的进行更换班级墙面,但是有的教师长达一学期才更换一次班。由此可知幼儿园中没有统一规定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更换实践,部分教师对其随意性强,导致多个区域墙面环境创设有差距,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学习与认知发展。
(二)部分墙面创设缺乏主题或与主题不相符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主题一定程度上是当下教育活动的客观体现,其需紧跟教育活动的步伐,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因此可以将墙面环境当做引领师幼、幼幼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当下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还存在问题。如墙面环创缺乏主题,不能凸显教育意义、墙面环境内容创设与主题不相符,甚至是完全脱节等。此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对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态度较弱,对其重视度不足,只将墙面创设当做一项任务完成。
(三)墙面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参与程度低
经过访谈可知,在墙面创设过程中教师一般会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这个环节,但是墙面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师自己完成,此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儿与墙面创设的互动。如B老师在墙面环境创设幼儿参与的访谈中提到“我们在确定主题的时候,往往会先询问孩子喜欢什么,以此确定主题范围。但是孩子的想法太天马行空,很多兴趣我们不能满足,因此不能完全遵照其想法进行,只能尽量贴合其兴趣。”此过程看似有幼儿参与,但是教师在无形中减少幼儿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的权利,未发挥其主体性。作为教师,需多角度引导幼儿参与,并做好幼儿的支持者、倾听者与观察者的作用,促使幼儿更积极参与墙面创设,与其产生互动,提升其创设墙面兴趣,在一同合作中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二、影响幼儿园墙面创设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
对于教师方面的因素,部分教师对于墙面环境设计的认知存在偏差。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墙面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但过于趋于表面,未从本质上理解,以至于在创建墙面环境的时候只是草草应付了事,未发挥其教育作用;有的教师未意识到幼儿主体的意义,在设计墙面环境的时候不让幼儿参与,无法通过此培养学生创造性与主动性。
(一)幼儿园方面
环境也是教育的主要资源之一,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与品质。幼儿园有责任为幼儿教育提供适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此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具体要求。但是经过走访调查可知,部分幼儿园对于班级环境的设计没有详细的评价体系,幼儿园也不会为教师提供指导或者培训,只是单一告知其墙面设计主题,另外对班级中墙面环境设计的检查间隔时间长,有时一学期才检查一次。不会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与时间[3]。总结说来,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问题产生原因上,第一,幼儿园管理层不重视;第二,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制度。以此影响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设计效果。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方面
一方面,转变观念,增强参与墙面环境设计能力。虽然教师对墙面环境设计意识到其意义但是设计效果流于表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墙面环境设计能力不足,专业性低。基于此,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墙面环境设计培训,促使其经过培训与学习观摩,以更专业的教育能力提升设计墙面环境的能力,进而在实践中逐渐转变观念,更好进行班级墙面环境的设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不间断的实践与反思反馈提升自己墙面设计能力。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必经之路,指引学生反思。基于此教师要在实践中反思当下设计的墙面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法,以此不断提高墙面设计能力。另一方面,突出幼儿主体地位,提升墙面环境设计参与度。幼儿园一切活动都要以幼儿为主体,即使是墙面环境的设计也是如此,教师要牢记此理念,突出幼儿主体地位,构建幼儿感兴趣的墙面主题激发其主动参与,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布置墙面的快乐,提升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相信在幼儿的参与下从不同角度发挥墙面环境的作用[5]。
(二)幼儿园方面
一方面,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提升其对墙面创设的认识,科学更换墙面。教师作为幼儿园墙面创设的主要实施者,幼儿园墙面环境的精美性离不开其努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幼儿教师要创设科学、适合幼儿教育的墙面环境,最先要有科学的墙面创设理念。因此幼儿园要为其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建立正确的墙面环境创设理念,只有有正确的理念,教师才能发挥主观意识,创设出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墙面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引发哦教师将墙面的创设更贴近主题。幼儿园要意识到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使用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建设可促进幼儿成长的环境?怎样确定幼儿园中墙面环境设计是好是坏?此时就需要幼儿园管理阶层在《纲要》、《指南》等文件指导下,建设符合本园发展的墙面环境评价制度[4]。对待墙面环境设计评价系统的建立要注意方法,在管理层上集思广益,根据园内实际情况制定分层评价标准。将评价体系制作成表格向教师发放,并要求向被评价人反馈时的语言规范、方法得体。幼儿园无论是评价态度还是行为都要严谨求实,令墙面环境设计评价工作科学合理,贴近主题。另外还要保证及时评价,即问题及时,马上被发现并解决,以此促使墙面环境的评价快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快速发挥教育功能,幼儿园中墙面环境的建设制度要健全,契合其发展兴趣与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助幼儿园与教师转变教育工作观念,意识到墙面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从环境角度构建幼儿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另外通过当下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的现状、问题原因与解决对策的论述,促使园内科学设计幼儿园墙面,为幼儿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澜.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4):155.
[2]赵光伟.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以河南省级示范园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0(02):89-92.
[3]尹启迪.“会说话”的班级环境——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21.
[4]项丽娟.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5.
作者简介:高歌(1995-),女,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通讯作者:张洪秀(197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哲社课题19EDE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