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赵莹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赵莹
        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550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情境式教学法可以弥补教学过程中综合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与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重难点,提升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实践运用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对语言文字加以渲染和润色,增强其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情感,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投入语文学习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力,从而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对完善学生的心理机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利用教学资料,提高情境创设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相对较为单一和枯燥的,因此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这个样子的,教师也往往习惯于这种课堂教学状态。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至今仍然在教学实践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刻板滞后的教学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这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拥有一定的参与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这种刻板的课堂教学形态,通过情境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就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事先收集一些海底世界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也可以选择纪录片,然后在课堂上给小学生放映,这样小学生在观看纪录片和视频资料的时候,就会更加直观的理解真实的海底世界,这样教师就给小学生创设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利用生活化,营造语文教学情境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很少,对生活的感悟不够深刻,生命的意义尚处于懵懂状态。因此,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现有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迅速掌握课堂知识,帮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了解生存价值和自我在社会中的作用。生活情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开展,将学生带入社会之中运用某一特定场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课堂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运用问题设置、矛盾冲突等唤醒学生的情感,将抽象化的语文材料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应用能力。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生活时机,提升学生生活系统和知识系统的平衡,在对《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和黄昏的对比,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自然的声音,呼吸自然的空气。同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贴近自然的感受。
        3 利用设计问题,展开有效情境创设
        问题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索,且有效的问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热烈讨论,以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一文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并快速做出判断,从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炼出有效信息,并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提问真正为教学服务。有学生问:“松鼠是不是故意骗小马的?明明能过河,它却说很危险?”“是呀,最终小马顺利地过了河,松鼠为什么说‘很危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思维异常活跃,一连提出了几个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寻求问题的答案。这种自得自悟的学习体验是深刻的、持久的,记忆效果自然也比较理想。
        4 利用课外资料,丰富情境创设模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但是如果教学情境单一,缺少多样性和趣味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造成限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师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精细构思,科学谋划,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把握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让语文教学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解有关春天的内容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春游活动,让小学生走进真实的大自然之中,感受春天的魅力,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变化,感受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处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中,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5 利用角色扮演,创设生动教学情景
        情境教学中,角色扮演是最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在掌握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更加深入地让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调动其主观感受能力,使学生与角色产生共鸣。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对学生课文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方便教师查漏补缺。而情境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进入角色,认同角色的行为做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绪,让教材富有戏剧化效果,增加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学习《猫》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述之余让学生扮演猫的各种形态,深入理解蹭、踩印、小梅花的含义,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了解猫的性格,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语文知识的特点,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方式,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边宁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J].中国教师,2020(S1):95.
        [2]马珏.巧借信息技术  创设小学语文情境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13.
        [3]周华.基于情境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