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曦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天佑实验幼儿园 215163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绘本的教育价值也得到了深入的挖掘,用以推动幼儿情感、观察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如若能发挥出绘本的教育优势,通过绘本帮助幼儿实现深度学习,就一定能实现幼儿教育最本质的目标。站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开展了绘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并引申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阅读;深度学习
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阶段,而伴随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作为教师,应当敏锐的意识到绘本在教学环节的重要价值,尝试带领幼儿通过绘本阅读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进而打动幼儿的心灵,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帮助幼儿实现深度学习。本文结合实际的教育经验,对绘本阅读中幼儿的深度学习进行了探讨。
一、绘本的价值分析
绘本是一种以文字和图画互相结合,然后将故事情节进行描述的阅读形式,在阅读的过程中,绘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和素材。幼儿阶段,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高,所以基础比较薄弱,对待书本当中的文字,幼儿还没有办法很好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的困难。即使幼儿能够将阅读素材上的文字全部进行记忆,但是幼儿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阅读素材上的内容也无法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而利用绘本的方式,能够将阅读素材的内容全面展示,幼儿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接触到太多的文字,并且也更容易进行理解。而绘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绘本是一种文化产物
虽然看起来绘本知识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故事,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言知识,还能感受到绘本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绘本《老鼠嫁女》当中,就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嫁娶风俗以及传统乐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形式。
(二)绘本是一种教育内容
绘本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育的载体,在将故事讲述给幼儿的过程中,也具备一定的美术、科学等领域的价值,能够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幼儿开展全面的教育。例如,在绘本《11只猫做苦工》当中,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渗透了一部分规则意识,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
(三)绘本是一种课程资源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绘本看做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尝试将绘本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教师有意识的选择相应的绘本,来发挥出绘本的教育作用。例如,在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的阅读中,可以进一步进行拓展,带领幼儿开展“认识银杏树叶”的科学活动。
二、绘本的运用方式
(一)话题讨论式阅读
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评价等环节,都是深度阅读的一种体现形式。在绘本阅读教学环节,教师不能够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要让幼儿将绘本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幼儿个性化的解读和理解绘本内容,进而能够感受到绘本内部蕴藏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巫婆与黑猫》时,就可以引申出相应的讨论话题:在发生了麻烦事之后,巫婆先把小波的颜色改变了,然后又改变了房子的颜色,你喜欢哪一种做法呢?说一说具体的原因。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周围的小伙伴和老师开展讨论等方式,幼儿们对巫婆的做法也能更好的理解,体会到通过魔法的使用,巫婆才和小波以及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二)专题分享式阅读
针对某一类型或者某一题材的绘本,组织幼儿进行集中化的阅读,并且在阅读后分享阅读的经验和感受,就是专题分享式阅读。这些绘本的类型相同,或者是创作者相同,能够帮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的带入情境,并且加深幼儿的体会和感受。例如,在绘本《狐假虎威》当中,狐狸狡猾的利用了老虎,在带领幼儿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去思考:是所有故事里的狐狸都是狡猾的吗?然后收集一些有关于狐狸的绘本,带领幼儿们开展集中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们会发现在绘本《葡萄》中,狐狸的形象是勤劳的;在绘本:《狐狐》中,狐狸的形象是可爱的……在阅读不同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们会感受到在不同绘本中不同的狐狸形象。在阅读结束之后,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创造关于狐狸的绘本故事,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也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
(三)戏剧表演式阅读
将绘本作为故事的载体,师生共同构建对应的情境,深度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并且还原故事的细节,开展戏剧表演式阅读。借助语言、动作、情境的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了绘本《神笔马良》之后,尝试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中的人物和性格,并且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己来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尝试与小伙伴探讨剧情结构和角色的特点等等,尝试自己搭配服装、布置表演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能够收获更多的乐趣,并强化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四)主题衍生式阅读
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绘本能够将艺术、语言、科学等领域整合,来开展综合化的教学。将绘本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素材,借助绘本来帮助幼儿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并且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就一定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爱吃水果的牛》时,在绘本当中涉及到的水果、牛奶等元素,都能是生成主题的素材。借助观察不同水果的形式,带领幼儿进行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通过从绘本当中延伸的主体活动,来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
(五)信息搜索式阅读
绘本也可以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幼儿遇到了一些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带领幼儿阅读相应的绘本,让幼儿从绘本当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例如,在幼儿观察蚂蚁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就能生成很多的问题,如:蚂蚁的家在哪里?等等,教师可以和家长、幼儿一起来收集相应的绘本,带领幼儿阅读《蚂蚁的一天》《蚂蚁和西瓜》等绘本,让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实现深度学习。
三、绘本的运用要点
(一)价值筛选
随着绘本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绘本类型和素材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绘本,怎样做出合理的筛选?这是困扰着教育者的重要问题。教师可以站在文学性、教育性等多重层次上进行绘本的筛选。对幼儿而言,他们在幼儿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教师需要将优质的精神食粮提供给幼儿,让那些缺乏趣味性、枯燥的绘本从幼儿的视野中消失,不仅要保障幼儿有足够的机会去阅读绘本,更要保障每一本绘本的质量,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也能有更加广阔的绘本阅读空间。
(二)深度解读
站在深度理解和分析绘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绘本的深度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绘本的解析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站在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上解析绘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深入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将学科知识融入到绘本教学环节,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站在语言领域来评价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此外,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提出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需要对绘本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找出绘本当中的核心经验,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融入到绘本的核心经验当中,只有借助这样的形式,绘本的教育价值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幼儿才能够通过绘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三)多元运用
结合幼儿的阅读状态和绘本特点,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在开展绘本阅读之前,教师应当考虑自主阅读、小组阅读和集体阅读,哪种阅读形式更加适合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出更加适合幼儿的绘本和绘本阅读方式。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绘本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挖掘绘本的深入价值,尝试将绘本转化为一种其他领域的学习资源。并且我们也要意识到,优秀的绘本能够发挥出来的教育价值并不是一次性的,尝试多次应用优秀的绘本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幼儿把绘本与绘画、表演等丰富的形式联系起来,结合自身实际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感受。通过多元运用的形式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幼儿的想象、思维与创造能力也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结语:幼儿想要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发挥出绘本的教育价值,尝试通过绘本阅读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实现深度学习,推动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兴玉. 指向幼儿深度学习的科学类绘本运用策略[J]. 教育探究,2020,15(02):27-30.
[2]周洁. 让幼儿在阅读中深度学习——关于幼儿园绘本运用的几点思考[J]. 山东教育,2018(Z5):13-14.
[3]刘若玉. 开展深度学习,优化绘本教学[J]. 当代家庭教育,2019(2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