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潘玉琴
[导读]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以将导学互动模式教学应用起来
        潘玉琴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大合小学  541400

        摘要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以将导学互动模式教学应用起来,结合学科特点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弄懂这道题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应该这样做,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根据个人在小学数学教导过程中采用导学互动模式的体会,深入分析了该模式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互动;?体会与应用;
        一、小学数学传统课堂教学教育弊端
        (一)单方面输入教学,灌输式教育
        我国是人口大国,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教育资源的竞争很是激烈,因此大部分师生只追求最后的效益。一方面,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学生一时半会儿可能难以理解问题的深意,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求最终的一份完美成绩,实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却没有学到能力。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单方面输入数学教学知识是很常见的。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仅没有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他们良好的数学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有着一定的阻碍性。
        (二)师生双方负荷重,成果不理想
        根据教学任务大纲,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将学习任务的大部分倾斜给教师这一方,教师被繁重的教学工作搞得焦头烂额,难以顾及学生实际接收程度。与之相关的,学生课上课下学习任务同样沉重,学习数学的热情度大大降低。因此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从学生角度而言,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压力,他们就可能会偏离日常的教学进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会使得学生在沉重的压力下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反而达不到他们预期所要求的目标。
        二、导学互动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自学提纲,让学生对教师教学有基本认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对新课导入重视起来。学生在学习一节新课时,总会柴生一些不适应感,是因为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学生应该通过教师提前备好的教学导入自学提纲来进行预习,对今日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后再接受新的知识,就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感,理解也更深刻。具体常见导入方法有:实际问题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演示导入法等。这些方法都很形象生动,要求数学教师教学目的明确、语言优美清晰、方式方法多样。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找寻或者现编一个有趣的关于分数的故事。举例说明:同学们,今天有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一起来听一下。有一个师傅说他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他的两个徒弟,每人得到几个?写下这个数字就会有桃子吃。一个徒弟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提笔就写了个“二”。师傅又接着说,要是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写下这个数,又能得到一个桃子。另一个手快,写了个“一”。最后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两人,每人得到多少?又该怎么写呢?二位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半个该怎么写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半个桃子怎么写吗?通过在课堂前几分钟内短暂地讲述,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容易被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吸引。伴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技术,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教学体验。
        例如,在具体教授“鸡兔同笼”问题时,不妨借助互联网络,专门为此做一个教学讲解视频,将这个问题采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还可以同时结合实际,创设导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分别扮演养殖场的农民伯伯和小鸡小兔,制作身份卡牌,标明自己有多少只“脚”,采用逐步配对联系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不同因变量的理解,启发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因此,在具体数学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相关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不断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带动下,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够让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教师具体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积极鼓励学生去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论问题的探究,不断培养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重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文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更注重“导”,强调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他们才能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其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大巴车租借问题”时,教师不如引导学生回想上次班级集体出游是租借的大巴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巴车出行以及相关票务的计算,并可以对学生发问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情景,积极进行对租借问题的学习。“同学们下次春游的时候,我们教师根据人数和价钱租借到了三辆大巴车,但是型号不同,现在我将这个出行单子发给各位同学,大家可以帮我看一看哪种出行方式是最合适的、价钱最少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能更加对于租借问题产生思考,方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跟紧教师的课堂教学步伐,引导他们去进行疑难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培养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教学采用导学互动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不会脱离现实,反而会能积极与现实结合,联系实际,着重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解决了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能独立思考的问题,其次减少了师生在教学中多余的负担,拒绝了填鸭式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重点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多次的导入教学中收获了掌握知识的方法。总体来说,导学互动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较为积极,我们应该不断加深对导学互动模式的研究,以期给予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耀荣.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
        [2]马会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