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江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洋桥镇廖平小学,广西 南宁 530413)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注重深化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助于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数学学科的特性,从而生成对应的素质和思想,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并借助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在此基础上,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年级;有效性;发展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注重深化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助于引导其准确认识数学学科的特性,从而生成对应的素质和思想。核心素养内涵中明确指出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生成与提升都应当处于主观能动,自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进而构造出数学模型。整个过程具有持久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涵盖了能力养成、知识内化和价值观构建的各个阶段,因此渗透核心素养十分必要。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发展情况,积极设置与其能力提升相关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1.阐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要想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离不开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想灵活的应用知识离不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要想解决数学问题则离不开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由此可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紧密地联系,即在不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还可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使其在学习中,可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可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增强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必然会详细研究与探索培养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如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教师先研究如何可以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借助什么题型可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等。
2.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大部分数学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从教师角度来讲,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整个学习氛围沉闷无力;在课堂上,教师只针对教材生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拓展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而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所讲述的教学内容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听起来非常的枯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只强调学生在知识点上的记忆,对学生掌握知识后的运用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所教出来的学生往往会盲目从威,整个学习过程非常的被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普。
3..基于核心素养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3.1创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核心素养思想指导下,我们数学教师应借助生活化的材料,分析数学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为课程开展创设背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要在设置教学内容前,要深度剖析教材中的内容,只有保证基础知识的内才能作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讲解有关“三位数连加法”的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出示一幅图片,内容为几摞书,教师讲道:“这些书是其他年级下准备捐给希望小学的书籍,你能结合图片说出每一个年级分别捐赠了多少本吗?”,学生细致查数,但总会出现遗漏的问题,为提升课堂的效率,教师继续为学生展示统计表,表示出四五六年级总体的捐书本数,引导学生回答观察此表能够看出的具体信息。进而引出问题:“要想计算出三个年级的捐书总本书你能列出式子吗?”,学生踊跃发言,列出:108+104+95的式子,教师询问学生:“通过此式你能估算出一共的本数吗?”,学生有的回答:100+100+90=290 、100+100+100=300、110+100+90=300、120+100+100=320等,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给出的结果是多估的,有些是少估的,但通过此过程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估算的含义,并为简算打下基础。
3.2引入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
部分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学生,教师要转变个人观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保证知识内化和应用的效果。比如,合作探究与分层教学法同时作用,对于某些难度较高的题目和知识点,教师要首先确定好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和缺点,针对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设定任务目标,基础稍弱的学生首要任务是准确熟记数学解题办法,并按时检查知识的深化和记忆效果,而能力稍强的学生要注重数学模型构建等要求自主探究的知识。除了合作探究活动外教师要注重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反馈,结合其阶段性的发展提出完善意见,说明核心素养思想下的学生评价机制要注重生成性而非以成绩定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科学意识的产生。例如,在学习完梯形的周长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在适当的位置圈定测量的范围,要求学生按照之前学习的内容自行画出一个梯形,接着量出上底、下底和腰,分别取整数,计算出整个梯形的周长,将教学活动设置在室外,确保知识应用的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设计一个利用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组合成的图案,计算图案的周长,既提升了学习乐趣,又深化了数学知识。
3.3重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实际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在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一般都是通过角度的正向叙述来进行表达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数学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可以变换数学知识表述的方向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翻转,并且让学生来判断逆转叙述之后的数学知识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比如说在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量变化时,数学教师将这段数学知识的叙述方式反过来进行“小数的数值扩大十倍百倍千倍时,小数点就会向右移动一、二、三位”让学生来判断这样反过来叙述数学知识是否正确,进而加深学生对小数变化规律的理解。教师在讲授其他数学知识时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并通过让学生对逆转的叙述进行判断使学生全面、辩证、深刻的认识数学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可以通过完全不同的思路解答数学问题。
4.结语
综上可知,当前核心素养乃是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个热词,要求教师在对基础知识加强教学的同时,要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以此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其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以及未来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彩娟.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J].求知导刊,2019(35):35-36.
[2]杨小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08):119.
[3]刘惠敏.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