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途径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 焦丽平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焦丽平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王小学   山西  运城  0432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当前教师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几何,是小学数学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有效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让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索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途径分析

        前言:小学数学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师们逐渐认识到生活化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和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利用教学现代教学资源,让时间有限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生动的展示在生活场景中。这样不仅让学生的知识范围更加广阔,还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长远,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一、将数学与生活衔接
        当今时期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不同,现在的学生处于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对待生活中一些新鲜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数学中的知识与生活衔接,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直接对学生讲解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背诵计算技巧,使学生“痛苦”的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并不会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学习质量。但是,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小故事,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故事中,讲给学生听,如“今天小明家里要举办家庭聚会,家人们都在赶来的路上,这时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商场中买300克白糖。但是,当小明到超市的时候,超市里只有100克糖,你们知道小明妈妈要买的糖还差多少吗?”然后,教师将已知的条件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思考、计算。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衔接,能够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认为这样非常有趣。
二、将游戏与教学融合
        当前的学生逐渐沉迷在手机游戏中,如果教师不及时的对游戏进行分析,那么就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逐渐产生无法逾越的代沟。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没有得到良好建立,那么对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下降。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就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点,将游戏与数学知识结合。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最火爆的游戏“刺激战场”进行教学,让学生分析“三级包”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将“三级包”的图片进行对对折,让学生找出图片的对称轴。随后,教师再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他的平移和旋转就是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的。”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
三、将理论应用于现实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做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将自己在教师帮助下掌握的数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生活中,帮助家庭、邻居解决问题。当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时,学生会获得较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负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负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概念、定义,教师可以让学生拿3元钱去买4元的文具盒,这时候学生会发现3元钱买不了一个文具盒,为什么?因为现在学生的钱为-1,只有钱数与商品售卖价格相比为正数时才能购买。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及时的对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到知识生活中搜集与“负数”相关信息资料。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还能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喜欢数学课程,爱上数学知识,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四、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主动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所以,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生活中超市购物的景象,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还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如:在教学“面积”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家庭、班级、校园的的面积进行测量,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数学问题,并且学生玩的游戏中也具有很多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充分的利用好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巧妙的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让学生学会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运用有效的办法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高年段数学课程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深入,强调要将学生为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生活化教学中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以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换将,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掌握程度,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培培.探析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25-26.
[2]兰凤菊.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33-134.
[3]蒋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J].学周刊,2021(10):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