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熊芬芬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
        熊芬芬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432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额的数学思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自从国家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政策大力推进,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意识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对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例如,在讲到“认识图形(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不同图形的动态视频,确保学生对图形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让学生当堂动手进行实践,促使他们在制作不同图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图形的了解程度。当学生将多媒体中的图形制作好之后,教师可以将制作规范的图形挑选出来,给学生系统讲解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的图形知识,转化教师讲解的内容,促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讲到“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人们买卖水果的情境视频,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现场情境扮演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放到现实生活中进行理解,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提升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在讲到“观察物体(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置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让不同位置的学生,将自己观察的物体形状,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可以对比分析其它同学的答案,全面了解这节内容的相关概念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运用分层提问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分层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例如,在讲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形状的物体?这两个图形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其混合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其它同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当学生将问题解决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促使其它同学可以将前面同学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纳,系统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详细讲解相应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掌握程度。但是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提问,可以在后面运用分层提问的教学 方式时,让另外一部分学生进行回答,引导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有效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
        三、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结合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都不同,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结合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以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讲解相应的知识点,促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将其组成不同的集体,让每个集体进行竞争讲课,要求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列举出不同的数学题目和解题过程。当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出现讲解不完整或者解题思路有错的情况时,师生可以一起向讲课同学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讲课内容,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结合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当学生讲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讲课表现最好的集体进行鼓励,并让他们将自己的讲课思维在班级上进行分享,促使其它同学在后面讲课时,能够改正自己的问题,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制定不同的数学思维培养教学计划,采用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淑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10)。
        [2]周建国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