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的意义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韦玉瑶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
        韦玉瑶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洋桥镇廖平小学,广西  南宁    53041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将抽象的数学原理具象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理念,在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指导之下,数学课本当中比较难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直观呈现,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解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形结合;学习兴趣
        引言:
        众所周知,“数”与“形”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数形结合,不仅是数学学科的思想之一,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握“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联系教学需要,多样策略地引导学生们互换“数”与“形”,可以充分地发挥“数”“形”的优势,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地降低数学理解难度,提高学生探究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因此,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作为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主要方式,其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关于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使得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得十分重要。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操作性,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操作性,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的奇妙,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数形结合一方面利用构造的图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和找到解题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图形能够对抽象的数量关系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还有些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成绩非常重视,注重利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有所忽视,使得学生在知识理解当中存在着问题,数学结合的思想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知识过程的理解。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把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相对简单、形象化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优化作用。
        2.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应用在数学中的方法策略
        2.1提升教师数形结合的教学意识
        我们教师在运用数形结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当具备数形结合的教育思想,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之下,提高数形结合应用的效率。例如,在“百分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数形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教师首先应当了解数形结合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的书籍文献了解数形结合应用的有效性。数形结合不仅仅是指数学图形与学习内容有效的融合,更是指教师能够用简单易行的方式,将数学知识点细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简单易懂的学习模式之下有效开展数学学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应当在实践当中接受检验,教师在多次开展数形结合教学的同时积极反思教学过程,让教学过程在数形结合实践当中不断细化。
        2.2善于结合学情应用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教学思想的有效运用,首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在小组合作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与图形相结合的学习理念,在数形结合理念指导之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知识点的学习,以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尤其在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对位置和方向有所了解,但是了解的程度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提高位置与方向学习的简单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将位置与方向的学习通过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小组学习的代表,将本节课的这些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讲解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寻数学解题方法。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开展数形结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题的习惯
        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教师也能了解到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如学生的字迹潦草就是不良学习习惯所导致的。在数学学习中,无论是基于学习本身的需求,还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题的习惯,习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数学练习,并传授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如借助数形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借助课后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多做图展现数据,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题的习惯。并进行习题的拓展,可以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画出扇形图,也可以是从扇形图出发,写出图中涉及的数据信息等。通过这些练习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相关的练习题中,首先想到的是借助图形来解题,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更能使他们解题的正确率得到提升。
        2.4深化数形结合教学反思机制
        教师在进行数形结合教育之后,应当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之中,了解数形结合教学的内在含义。例如,在学习“数与形”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应当积极的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办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丰富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数与形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进行数形结合教学理念教育,结合教学内容有效的开展数形结合教育教学,是教师希望出现的教学模式,但是当前教师教学过程当中,有部分数学公式和原理,难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深化教学机制改革方式。教学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师抓住教学重点的能力,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渗透其中,可以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奠定基础,为学生未来体系化地掌握数学知识提供保障,为此在今后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同仁有必要对“数形结合”教学应用做出深入的探索研究,不断创新数形结合教学的模式,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8.
[2]沈国强.以形助数 化难为易——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8):59-60.
[3]张少芬.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9(03):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