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柯晓峰
[导读] 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柯晓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中心小学  
        摘要: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决定学校工作效率和办学质量的关键。如何管理好教师,值得教学管理者认真思考。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提出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可以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学校管理 积极性 激励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小猴想进城,他虽然有一辆车,可是没人拉他。小猴眼珠一转,就在车上绑了三根绳子,一根长,一根中,一根短。 他找来小猫、小狗和小老鼠,叫他们都闭上眼睛,他让小老鼠拉长绳,让小猫拉中绳,让小狗拉短绳。然后,他又在小猫的背上绑了一块骨头。做完这一切,小猴让他们一齐睁开眼睛。 猫看见前面有老鼠,拼命地追;老鼠看见后面的猫,使劲儿地跑;小狗看见猫的背上有块肉骨头,也快速地跑起来。就这样,小猴坐在车上高高兴兴地进了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分析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为他们设置看得见的目标,让他们感到有奔头、有动力。在这个寓言故事中,小猴分别为小猫、小狗准备了小老鼠、肉骨头,使它们不仅看得见,而且几乎伸手可及。
        心理学把积极性看成是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的动力表现,它由需要—→动机—→ 行为—→目标四个阶段构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行为的基础和源泉。因此,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要真正了解教师的需要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满足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师不是圣贤,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教师也是物质的人,也要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满足甚至提高教师的物质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1.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锅饭”是消磨劳动积极性的有害制度。因此,学校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尤其要合理制订和调整《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精神和原则,真正体现教师劳动的强度和价值。
        2.要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
        学校是教师除了睡眠以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它必须让人能够待、适合待、喜欢待。一个舒适整洁、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教师积极工作的有力保障。因此,学校就要从改善环境、提高服务等方面来努力,比如总务处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可以推行易耗品申领送货上门制度,教师需要什么只要通过信息平台提交申领报告,总务处在规定时间内将物品送货上门,让教师享受到学校的全力支持,从而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要提高就餐质量和标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得舒不舒服,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态。在目前大力监管学生营养午餐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就餐质量和标准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目前部分学校正在实行的教师自助式工作餐,还有部分学校努力营造舒适温馨的餐吧式就餐环境,都是很好的实践,显著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第二、激发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师是有文化、高素质的群体,仅仅满足物质需求是不够的,只有激发教师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重视情感激励,加强人文关怀。
        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这种压力来自于社会、家长、学生等,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非常容易造成教师身心疲惫、工作懈怠。学校要给予教师人文的关怀,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不能仅仅依靠冷冰冰的制度来管人,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流的管理靠文化,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三流的管理靠权力”。因此,在制度管理中就要融入人文关怀,比如在制定请假制度的时候,每个学期设立半天的“心情假”,在这半天内允许教师在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休假。再比如,我校实行的“福利假”制度,给予每位教师每月半天的福利假,为老师们解决生活琐事提供了方便、减少了顾虑。关心教师,就必须自觉为教师服务,时时处处心里装着老师,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重视目标激励,搭建成长平台。
        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将使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积极性,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能给人以某种需要的满足,激励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老师工作几年后都普遍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特别是评了优、定了职之后更是无欲无求,这都是心中没有目标的结果。如果这样的老师多了,难免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应该为每一位老师寻找适当的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新教师向教坛新秀发展,初级教师向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有目标、有方向,形成校内教师梯队培养和发展的良好局面。针对一线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科研水平的现状,学校教科部门就要发挥引领作用,从选题立项到实践研究再到结题报告,要能全程帮助和督促,而且要主动牵线搭桥,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并能安排校内教科先进分子结对帮扶,让老师们真正感受到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坚实后盾。
        3.重视赏识激励,满足心理需求。
        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赏识与期待能给予人们无穷的力量。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不仅要要求教师赏识学生、激励学生,自己也要赏识教师、激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抓住教师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做法,给予恰当的评价与褒奖,鼓励教师做最好的自我,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校长的目光中看到鼓励和支持。当教师感到被欣赏、信任、尊重和期待时,他们就会备受鼓舞,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方面,我自己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2005年,在我刚刚师范毕业对工作还茫然无知时,是我校当时的大队辅导员鼓励我:“来做辅导员吧!你有学生会政宣部长的经验,一定能做好的!”于是,我从段辅导员到大队辅导员再到政教主任,德育工作一干就是9年。2014年,教科室主任岗位空缺,校长鼓励我:“来做教科主任吧!政教处的糟心事能处理好,教科室只要沉下心,你一定能干好的!”2016年,我校的教务处主任外调,校长又来鼓励我:“来做教务主任吧!你都身经百战了,教务处肯定也没问题的!”就是有了多任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了我在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赏识激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至关重要的是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将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保证学校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学校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数字化用户,2018,24(32):184.
[2]李日强.注重人文关怀 优化学校管理[J].广西教育,2009,(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