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爱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课程开发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周仙芝
[导读] 小学是教育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周仙芝
        水头镇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是教育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意义较为深远。德育课程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载体,在关爱教育文化背景下,开始逐渐渗透到德育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力求德育课程更加立体、生动,带给学生更加积极的熏陶和影响。本文主要从关爱教育角度着手分析,探究小学德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整合教育资源,提出有效措施积极付诸于实践。
        关键词:德育教育;关爱教育;素质能力;课程开发

        关爱教育,主要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还存在与家庭教育和水教育中。对于小学生而言,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有所不足,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现有教育理念进一步延伸拓展,将关爱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深化课程资源开发,便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入关爱教育的意义
        小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本质上是为了从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学习观,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和智慧启迪,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基础阶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生活和学习出现偏差,甚至无法分辨是非对错,多是依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去解决问题,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创设关爱教育环境,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熏陶,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小学生行为错误和理念偏差,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避免个体发展陷入到困境。因此,新时期应该正确看待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从关爱教育角度来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提升德育教育力度,注重配套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以便于在积极引导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关爱教育下小学德育课程开发措施
(一)渗透关爱教育理念,确定课程开发方向
        从关爱教育角度下,应该正确看待关爱教育内涵所在,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质给予针对性的关爱引导,而这并非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学会关爱父母、关爱同学、关爱自己,同时也要爱护公物和爱护自然,表现在课程层面,则是关注关爱课程资源开发。因此,应该把握生命内涵,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渗透关爱文化理念,以思想为引导来推动德育课堂文化建设,形成更具生命色彩的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让学生心动、情动、行动,赋予课堂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二)优化关爱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组织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应从关爱教育视角来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单一的理论教育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进一步践行到实践活动中,联系实际生活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德育课程中融入关爱教育内容,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为目标,以向善、行善为主线,在有效引导下,促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表达爱、感受爱;积极在实践中践行价值观,勇敢的去传递爱,丰富情感体验。
        其一,构建两善教育,积极践行关爱教育理念形成为完善的两善德育体系。在两善德育教育全过程中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德育课程来引导学生向善和行善,并结合现阶段的关爱教育要求,逐渐培养学生高品质的关爱素养。
        其二,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促使德育教育更加鲜活。在德育课程开发和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寻求多种教学方式有机整合的形式。如,生态型策略、渗透型策略、仪式化策略等。渗透型策略,依据课程要求来深层次挖掘潜在德育教育资源,如,组织两善行实践活动,包含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社区服务活动以及义务劳动活动等,夯实两善德育教育主阵地,并组织室内外研学活动,真正的将两善德育理念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同时,持续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形式,营造关爱生态德育环境,选择生态型策略践行到实处,自上而下,带给学生深层次的情感熏陶。仪式化策略,可以通过少先队活动、升国旗仪式和主题班会等德育实践活动,通过环境来育人,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需要注意的是,策略并非是单一运用,而是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落实,便于获得更加可观的效果。
(三)打造关爱德育课程教师队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关爱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合理的教育计划,指导后续教育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推进关爱教育计划,提升教师对关爱教育的认知水平,并积极在实践中改善教学行为,调整师生关系,力求创设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另外,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得到进一步创新,力求打造智慧型关爱教师队伍。
结论:
综上所述,在关爱教育视角下,应该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课程开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在高素质教师带领下,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优良品质,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沈颖,刘润梅,孙海利.基于关爱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课程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1):17-18.
[2]殷建勋.浅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关爱明天,2015,(7):383-384.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5.07.708.
[3]田其芳.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小学教育发展[J].关爱明天,2015,(7):212-212.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5.07.389.
[4]芩世英.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关爱明天,2014,(10):105-106.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4.10.169.
[5]万芳.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关爱明天,2016,(5):129.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6.05.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