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莫新琼
[导读] 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莫新琼
        广西荔浦市青山镇初级中学  广西桂林  546608
        
        摘要: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教学负担,还能够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设计时间,有利于初中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促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消除学生的成长顾虑,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合德育思想,通过自身人格魅力的展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为了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牺牲更多的时间。通过将全班同学进行有序的组织,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来确定奋斗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公益的活动,促使班级内的全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现阶段,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积累知识、身体成长、道德养成、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班主任进行正确引导教育。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功能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班主任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年龄特点、认知能力,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突出德育教育的重点。
        一方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教育价值,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虽然,具备了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但是,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教学指导。德育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还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在激发学生自身爱国情感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从而能够主动的追求身边的美好事物。作为班主任,要注重开展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氛围,逐步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思想意识,渗透到德育教育中,从而帮助学生感受教师的良苦用心、父母的抚养艰辛。
        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精神面貌的需要。初中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但是,在这个学习阶段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不成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以及较大的情绪波动。如果,初中班主任没有注意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学生在较多的负面情绪积累中,就会导致自身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从而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开展德育教育要重视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能够站在人性角度来理解学生,逐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措施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针对初中学生,班主任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因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接触较多,而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也都会被学生模仿。因此,为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好相关德育工作,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严于律己中为学生树立好榜样,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驾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担任校长时,师生要按照学校的惯例向校长鞠躬行礼,这时候,蔡先生也脱下帽子恭敬还礼,而这种表现也是第一次出现。在未来工作中,蔡元培先生更加尊重周围人,这也使得民主文明的氛围更加浓厚。从此可以看出,为人师表具有较强的榜样力量,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二)科学化的德育教育艺术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艺术,就是要对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热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教师抱怨学生不听话以及不好管理,甚至,教师也会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认为只要对学生好,即使是对学生打骂也可以。因此,班主任要积极进行自我反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还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全面了解,因材施教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全面化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班主任要在辨清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主要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与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紧密相连。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并且,通过因材施教,来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班主任作为教育艺术家,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通过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逐步将自身的精神内涵外化,主要是利用积极健康的情感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先进人才。同时,通过激励性、鼓励性等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此外,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向家长告知学生的学习表现,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合教学。
        (四)注重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
        班主任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道德教育的力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教育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认知,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时,教师要注重抓住教学机遇,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化展览馆、博物馆、战争场馆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关爱他人,以及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切实以身作则,以自身魅力影响和熏陶学生,使学生在德育的氛围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以班主任为榜样,向班主任看齐,进而全班共同努力,把班级变为一个团结协作的班集体,在为学生塑造良好氛围的同时,无形中也提升了班主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丰富了班主任的德育经验,进而在以后的工作开展中可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汪泽凯.浅议新时期班主任管理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6(07).
        [2]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