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安龙建
[导读]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已经开始走入了学科课堂,
        安龙建   
        (凉山卫生学校,四川 凉山州    615000)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已经开始走入了学科课堂,发挥着自身的积极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应当认识到“互联网+”的教育辅助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带入“互联网+”。这样才能够推动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在“互联网+”的辅助下保证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效果
        引言: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处,以至于对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当前社会需求型人才必须要具备积极能动性。因此在中职教育中要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职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后期学习与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来看计算机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从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而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的重要价值,然后探究“互联网+”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互联网+”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价值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网络系统具有搜索引擎,师生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需要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互联网+”背景下,资源不断丰富,师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的知识,而且网络资源形式多样化,不仅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教师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反馈,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以往教学模式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自主意识,以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提高,而“互联网+”的应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可以高效学习,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并且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计算机教学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借助“互联网+”辅助教学
        计算机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大量的素材来辅助教学,而互联网作为巨大的数据库和资源库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工具。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丰富教学资源。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以PS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一些社会上假新闻中的拼成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搜集一些恶搞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此来开拓学生思维。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网络找教程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这些图片使用的技巧和方法,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比如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使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具体化,如在学习动画制作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给学生传授具体的制作技巧和方法,最后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时,可以借助一些有感情色彩的动画来滨染氛围,让学生根据这些动画给自己的父母制作一个动画,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借助“互联网+”实现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所以他们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班级中的学生基础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为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这也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往往采取同一授课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以往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学习平台,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学习群,将适合学生这一阶段学习的资源以及课上学习素材分享在学习群里,然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分享的课上教学资源巩固知识,解决课堂上没有学会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收获。在学习后期,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包括基础、提升、拓展等,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此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借助“互联网+”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以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课堂评价通常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评价依据的,这种评价模式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价旨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并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这一背景下,现代教育逐渐有以往的教师教转变为学生学,这两种教学模式截然不同,不仅师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变化,而且课堂活动的设计也不同。所以只有教师积极创新、完善评价机制才能跟随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步伐,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保障。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可以使用教师网络软件来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在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线上发送给教师,而教师通过线上批改作业来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同时教师还能及时帮助学生指出不足,这种即时性的互动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优化反馈效果,实现过程性评价。另外,还可以通过课件中的练习、学习网站等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机制在计算机中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成为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而“互联网+”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价值被逐渐挖掘,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应用“互联网+”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断拓展知识。同时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一阶段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明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3):216.
[2]黄慧贞.“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就业与保障,2020(01):109.
[3]潘传利.互联网+视域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冶金管理,2019(23):150.
[4]孟兆科.技工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05):88.
[5]严梅.云课堂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科教导刊,2020(07):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