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李册
[导读] 新时代下,传统的高中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李册
四川省资中县教师进修学校  641200
摘 要:新时代下,传统的高中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其政治思想觉悟,有必要将时事政治教育融入政治课堂。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应用
        
        时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教学改革做出的创新性应对举措,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了解国家形势,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篇文章就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育的融入有何必要性,如何更好地推动时事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推动国家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
        1 我国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分析
        1.1 我国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现如今,传统的政治教育只重视学生的理论教育,现在的政治课本已经固定,学生学习的内容都一样,每年订正过的课本变化并不大,只是对课程内容有小幅度修改,多增加几张图片,并没有起到真正改革的作用,课程内容老旧,离生活实践还有很大距离,不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政治学科成为了记忆量大,需要不断背诵的学科,可以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没有确切的解题思路,只能死记硬背。时事政治教育在课本中完全得不到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重视课程理论,让政治课堂无法与时俱进,必定对政治学科教学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
        1.2 对于当今高中政治教育局面做出分析
        政治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向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与实际结合,对政治学科有更深入了解。新课改背景下,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记住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合理运用,从传统的政治教育转变为适应新时代的政治教育,不要让学生培养固化思维,要开阔眼界。通过对教材知识和时事政治的结合,提高政治教材的吸引力,提高学习质量。
        2 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老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没有参与感
        教师在课堂上讲题画重点,学生没有很多参与感,因为老师掌握了整个课堂,对课堂的每一个时间段都有详细的分布,老师强行向学生灌输思想意识,能记住多少不得而知。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起不到教育作用。
        2.2 政治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创新
        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传统政治教学中会在课堂上运用课件,但是课件上都是课本中有的重点,存在意义可能不大,老师讲授的再好,学生也没有很感兴趣。比如说我们讲述《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中,课本上只提到了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可能只是对文化方面做出了阐述,而没有具体说明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对于国家和人民精神建设的作用。
        2.3 高中政治老师具备的专业素养不够高,不能做到解惑作用
        因为很多时事政治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可能老师对于这些热点新闻也只是有粗略的了解,通常老师会把这些热点课前当做兴奋剂或者在课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老师可能对于一些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够综合各方面进行分析,会对学生传递不客观的信息,让学生产生教育误区。
        2.4 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对于政治学科没有兴趣
        应试教育背景下,虽然提倡时政教育,但是在实际中却没有得到重视,老师仍然在课堂中遵循旧例,凭着以往经验教学。学生没有办法理解理论中的逻辑,没有实际的应用。课堂上就对课本内容画重点、讲习题,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听不进去,缺乏兴趣,忽视了时政教育不可取。
        3 时事政治在我国快速发展下的作用
        时事政治关乎着国家安全,时事政治教育通过一些热度较高的话题,让政治教学和时政教育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说时政教育非常有必要。
        4 将时事政治教育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4.1 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
        时事政治有着鲜活的特点,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适当加入时事政治,让政治教育更吸引人。

我们学习高二的《文化的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时,结合当今时代下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通过对这样的分析,在课堂上教材就不再是干巴巴的内容,而是活灵活现,真实可感,让我们觉得时事政治每天就在我们的身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能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对于学生素养的要求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中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深入的进行政治思想培养,时事政治的内容包含很多,国内外的发展,家庭伦理,社会道德这些问题都属于时事政治的范围,通过时事政治的教育,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升。
        4.3 能够让学生在时事政治中学习良好品德,提高综合素质
        时事政治之所以能够广为传播,大部分在于它人类发展的启示和对教育的深远意义。我们在《感动中国》中看到年轻的90后排雷战士杜富国,在面对危险时,为了队友的安全而牺牲自己,导致双手双眼缺失。这样的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爱国、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 推进时事政治教育快速融入高中政治教育的途径
        5.1 合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
        一些偏远地区可能对于时事政治接触较少,所以政治学科了解还主要依靠老师讲的理论内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合理运用互联网发展的便捷,将网络上的优秀课堂给学生观看,网络上有很多专业的政治老师会将自己的优秀课件放在网络上,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提高偏远地区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思考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在网络上看央视新闻,每周新闻对最近发生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有了解,不至于和社会脱节。
        5.2 老师与学生增进交流,拉近距离,以便沟通交流
        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软件建立专用的学习群,比如微信群、钉钉群、q q群等,在群中及时发布今天的热点新闻,让学生在群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到学生的精神层面和心理素质,再通过老师的总结,让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提升。
        5.3 运用多媒体设施创设课堂情境,普及时事政治
        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观看图片、视频,了解现在的热点新闻。比如最近发生的新疆棉事件,严重践踏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尊严,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观看央视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增强对国家形势的了解。同时这个时候应该紧跟新闻,我们可以在课本中的《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单元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创新课堂模式,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5.4 教师创新改革课堂模式,让学生讨论时事政治,关注时事发展
        学生在封闭学校中读书,接触不到外边的大事,这时候在课堂上就需要老师讲述时事政治。老师可以开展时事政治比赛、演讲,让学生自己讨论对于时事看法。老师可以在课后举办时事比赛,就几个国家热点问题小组讨论,比如说我国的台湾问题,新疆棉问题,海洋安全问题,这些都是近些年时事政治的热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的新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再让学生代表发言,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5 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首先从自身关注时事政治教育
        有言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老师不喜欢的就不能强行塞给学生,老师要从自身角度提高政治意识,不能因为自身的原因,对新闻有着主观看法,传递错误思想,应该对时政新闻整理分析,在讲课讲《社会争议解决》时,可以加强法律意识,加强对家庭婚姻的了解,在前一段时间中,明星郑爽代孕生子问题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结合这个问题探讨伦理、法律的意义。教师就应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将时事政治融入教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的政治教育不仅要深刻体会书本上内容,更要了解当今国家形势,对国家安全问题和当今热门话题有自己的理解。通过高中的时事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积极响应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重视政治学科。本文通过分析时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推动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 000(002):93-93.
        [2]张兆芳.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 2015(16):49-49.
        [3]高雪银.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 1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