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成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 442213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逐渐认识到我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一过程中,我国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式和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当前初中生对历史学科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为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创新、初中历史课堂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有效性
前言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多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为了真正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认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听讲、做笔记,不能有效展示历史学科的感人一面,致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此外,由于历史知识多且零乱,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将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1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
到了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就不一样。学习历史,必须要打好基础,而教科书内容是基础,但笔者认为,初中生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基础,还是兴趣。学生们都应该知道,历史并非与我们的生活无关,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历史是一面镜子,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分析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到现在,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活下去。上下五千年,到底有哪些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这就是历史。事实上,无论世界上哪一个地方的人都要敬祖,敬祖就是尊重祖先,也就是尊重历史。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历史知识。
史学知识怎么来的,是前人世世代代记录下来的,同学们看到的史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说这是拼命写的,是前人用血写的。将其捧在手中的我们,是否应该珍惜、学习里面的知识?总而言之,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大胆创新,在教学材料选择上要力求多样化,让学生的心灵有触动,有新意有兴趣,长时间坚持下去,学生的历史兴趣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对历史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物换星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教师也不能抱着固有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而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还要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立场,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应该积极地学习,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教学方式的变化,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重新界定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教学关系,努力改善历史课堂中单调乏味的教学气氛,用自己对历史的真实感受来感染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努力把历史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高涨了,在自己的心中确实了历史学习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有效地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历史素养得到提高。
上课时,要让同学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举例来说,初中人教版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教学,大家可以换个角度,让老师当学生,请几个同学上讲台,讲一些自己所知的抗日战争史,老师和同学一起听,一起提问题,一起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全面的抗日战争史,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好。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变考核与评价的方法,寻找更加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肯定,这样,才能从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学习乐趣和兴趣的同学,历史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2.2多形式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学科知识点非常繁杂,学生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需要我们教学有新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可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
如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短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关于爆发的背景,我们可以找几个主要的点,找相关的录像,可以是电影,可以是纪录片,做几个片段,让同学来看讨论。例如《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都能找到相关的录像,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了解清政府的衰败,革命党人如何前仆后继,最终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对于战争片,同学们天生比较有兴趣,通过幻灯片放映,再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这样,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到的知识也很扎实、很牢固。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几部纪录片,可以更多地了解相关的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整个历史的把握都有很好的效果。
2.3课前课后的自学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预习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与延伸,除了教师的作业安排外,更依赖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学们在主动自学的过程中,会有问题产生,也会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满足感;同学们为了获得这种满足感,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按照老师的节奏自己思考问题,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深厚而坚实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的种种努力,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中心,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使学生掌握了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历史的方法。除了教师指导外,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与兴趣密切相关,大量阅读历史书籍是学好历史、提高历史素养的颠扑不破的规律。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代初中历史教师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可以尝试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小组活动,运用思维导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何海峰.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0.
[2]袁素芬.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27-128.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