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依热·艾斯克尔
新疆阿克苏市第七中学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本文从坚持贯彻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几个方面重点探讨提高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中学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参考,指导青少年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技巧,为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当前,青少年在升入中学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加之家庭教育不到位、自控能力较差、享乐攀比浮躁思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欠缺等因素,不少青少年会出现无心学习、抑郁焦虑、孤独内向的负面消极情绪。如果此时此刻,青少年不对自己的这些情绪加以管理和控制,任其自流,则很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情绪失控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威胁自己及身边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中学教育者,要正视当前青少年情绪管理的现状,尝试用心理科学的方法,从多个维度探寻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一、坚持贯彻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强调以“爱”为核心,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挖掘并肯定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增加受教育者自信心的一种教育方式。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通过赏识教育的应用,符合中学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在保护青少年自尊心的同时,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是提高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方法之一。
第一,中学教师在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时刻以青少年为核心,所应用的教育管理方式应凸显民主平等的特点,在与青少年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对青少年进行赏识教育,秉持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教化的基本原则,鼓励青少年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原则、不触碰法律、不威胁他人生命的情况,对于青少年所犯的错误要予以包容。第二,中学教师要对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加以关注,善于从细节之处发现青少年的情绪转变,通过谈心、聊天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分析其情绪变化的原因,发挥中学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青少年掌握调控管理情绪的方法技巧,继而引导青少年在情绪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第三,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评价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切勿以学科分数为衡量评判青少年的唯一硬性指标,肯定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创新创造、自我管理等方面的闪光点,强化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这对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具有良好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情绪智力是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较高的情绪智力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相反,如果青少年情绪智力较低或者不具备情绪智力,其所形成的情绪体验则会相对较差,往往很难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应对消极负面的情绪,继而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中学教师而言,在面对青少年时要注重对其情绪智力的培养,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情绪,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管理能力。
第一,中学教育管理者要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内增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此来作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场所,由精通心理学知识且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教师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在倾听青少年诉求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引导青少年攻克消极心理,帮助青少年缓解负面情绪,促使青少年获得良好向上、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第二,中学各任课教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教材中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以深入透彻的挖掘,在对青少年进行智力教育的同时,指导青少年掌握调控管理情绪的正确方法,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这对学生良好心理情绪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中学学校要开设专门的情绪管理教育课程,由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担任任课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生成校本情绪管理教育课程,帮助青少年加深对情绪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知识的理解,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促使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在与他人交往时学会换位思考和辩证思索。同时,授课教师要指导青少年掌握宣泄管理情绪的正确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倾听音乐、适当性的有氧运动等。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如果家长以温和、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青少年往往会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处理问题。相反,如果家长以粗暴的教养方式教育青少年,则极易导致青少年形成自卑、暴躁、孤僻的性格,会通过暴力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情绪管理教育时,中学教师要善于从青少年成长环节入手,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逐步优化青少年家庭教育环境,继而提高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
首先,根据心理学研究资料现实,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其心理较为敏感,父母发生冲突的频率及强度都会对其情绪管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家庭环境创设方面,应凸显和谐温馨的特点,经常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子女最近的情感及情绪走向,一旦发现子女存在负面情绪,则需要帮助其分析成因并指导子女掌握调控管理情绪的正确方法。其次,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身上的闪光点,切勿盲目将子女与其他家庭子女进行比较,采取积极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子女能力范畴之内予以其适当性的期待,尊重子女的选择,做到既不独断专行,也不过度保护。在此种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其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必定会有明显提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可能性也会随之降低。最后,家长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做到言传身教,多阅读与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书籍资料,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青少年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帮助青少年掌握情绪管理的正确方法。
结论:
综上所述,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生理和心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此时此刻,中学教师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教育,意识到情绪管理教育对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积极良好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坚持贯彻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实效性,引导青少年选择恰当的方式合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徐艳萍.初中生“情绪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7):25-27.
[2]崔印.身体与情绪:具身认知对中小学生情绪管理的启示[J].中国德育,2019(14):45-48+53.
[3]王颖.缓解学生厌学情绪,优化学生情绪管理[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