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本海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安徽 合肥 231137)
摘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愈加凸显。计算机操作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近几年来,中职院校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设计算机课程,希望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客观来说,当前阶段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在目标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问题,导致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基于此,广大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充分考虑微课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借助微课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微课;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微课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教学视频资源,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微课凭借针对性强、易制作、碎片化等特征,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在教学领域得到迅速推广。整体来说,为可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自主化、碎片化甚至是个性化学习需要,提升时间利用效率,从而有针对性的补齐自己的知识短板,形成健全而扎实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微课的获取渠道相对较为简易,提供资源也极其丰富,大幅度拓宽了师生的选择空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目标设置不合理
在培养现代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定期进行创新修正,与时俱进。但是,在实际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具备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师寥寥无几,在目标设置方面并不合理。甚至,部分教师侧重开展理论教学,而忽略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中职院校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和理论的深层次融合。但是,就现阶段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情况而言,往往以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语言等为主,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实操课程相对较少,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失衡,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其未来就业发展需求。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教师微课教学意识
对于很大一部分教师而言,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与他们的教学观念是相矛盾的。因此,这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往往难以将微课与现实教学联系起来,不敢轻易进行创新探索。
针对这一问题,中职院校方面应重点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师微课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提升其教学水平,并针对微课教学实践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督促教师结合计算机课程特点开发微课教学模式、整合微课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二)加强教师引领
虽然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对计算机类课程抱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强。但在实操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学习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课堂时间相对较为有限,学生难以及时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也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反复梳理。另一方面,学生虽然比较熟悉计算机操作,但也仅仅局限于日常应用而非专业操作,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程重点。所以,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载体作用,在微课视频中系统性的向学生阐述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保学生能够将学习经历进行合理分配,在掌握基础操作的前提下,重点钻研重难点部分,提升时间资源的利用率。
(三)注重内容选择
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难免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可能难以进行甄别。因此,教师应站在专业的角度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合理筛选,优先选择逻辑清晰、内容精简、重点突出的微课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学生。除此以外,教师应结合班级内基本学情,自行录制微课视频,加强对微课视频内容的质量把控,确保微课视频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微课视频资源展开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专门针对某一固定的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并对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完善PPT设计
在以微课视频为主体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 PPT课件发挥着不容小视的辅助作用。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控制微课视频的质量,也需要完善PPT的设计模式,尽可能确保PPT内容的精简、结构的合理,避免让学生对PPT产生一种索然无味的负面印象,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为现代化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助力,掌握计算机技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和就业意义深远。因此,广大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加速微课与计算机教学的融合,以兴趣培养以及实操训练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仙.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7):200+203.
[2]曹志强.基于微课的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幻画报,2020(03):151.
[3]罗璇.“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94+96.
[4]姚曼.“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人生十六七,2017(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