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命题思路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陈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陈敏
        湖北省夷陵中学   44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英语试题的命制要能够充分体现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突出主题语境。将来的英语高考将是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高度融合。新高考对学 的语言能力和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英语试卷文本中渗透的理科思维,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
        【关键词】完形填空;主题语境;核心素养;思维品质;跨学科知识

前言
        完形填空是英语中高考最常见和稳定的一种题型,被称为障碍性阅读,也是中学生最为棘手的题型之一。它既考查对语法,词汇,习语,句型,搭配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其中包括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根据试题内容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综合判断和分析概括的能力。本文以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完形填空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从主旨大意、话题与文体、结构与主线、考点分布等方面对该题进行深度分析,并说明该题命题方式对试卷命制和备考的建议和启示。
        
一.主旨立意
        完形填空:人与自然:乞力马扎罗山的改变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原文出处:http://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 /climbing-kilimanjaro/index.html
        说起乞力马扎罗山,热爱文学的小伙伴肯定不陌生,海明威名作《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对于生与死的描写不禁让人深思;而对于憧憬远方的人,文中对乞力马扎罗的描写也令人心生向往。可是谁能想到,我们会和她邂逅在2019高考的考场上 —— 全国1卷的完形填空将我们带到了神秘而美丽的乞力马扎罗。很多考生吐槽不知道Kilimanjaro(乞力马扎罗山)是什么山,建议对于英语中一些常见的人名和地名,大家还是记起来,有时候那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多的可能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
        作者先指出人们对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生态环境的刻板印象,再以亲身经历为其正名。文章中大篇幅介绍了乞力马扎罗山的生态系统,稍显专业的地理知识的融入,给学生解题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变化让考生很难短时间入题。试题的命制凸显了人与自然的主题,强化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利于引导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立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二.话题与文体
(一)热门话题 —— 新课标话题人与自然下自然与环境一题。
    根据17版新课标,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本次修订的课程内容包含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是英语新课标“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主题,主要分成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三大主题,然后分出主题群,再分出主题语境内容要求。
        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新课标给出32个主题语境——人与自然:(2017版英语课程标准P14-15),本篇完形主要涉及前三个主题:1.主要国家地理概况;2.自然环境、自然遗产保护;3.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
(二)文体  
        历年高考完形记叙文或夹叙夹议居多。该完形有些复杂,行文有记叙、说明以及议论三种体裁的混合。本次完形填空突破了心灵鸡汤的模式。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题型在命题上并没有一定模式,它是可以突破的。要准备打破固有思维。
        
三.结构与主线
           
四:考点分布
        题目考察重点为实词,其中动词 8 题,名词 7 题,形容词 4 题,副词 1 题,未考察连词和介词题。对近义词辨析的考察数量和难度降低,多以单词的认知和在语篇中的语义理解为重点,整体难度偏高。除了文章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词汇的考查也是越来越灵活,范围越来越广。熟词生义、一词多义甚至低频词层出不穷,这实际上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文章对句子层面,段落层面和篇章层面的逻辑均有考查,且多处需要结合整段甚至全篇来考虑,极好地凸显了语篇的重要性,强调了在阅读文章时的全局意识,但同时也提升了解答难度。本文对于段落和语篇层次的逻辑考查多达13处。
        品味本文逻辑关系和词汇意识,进行跨学科知识储备:
1.整篇文章,不论是句内,段内还是段落间,逻辑性都比较强,这是完形填空的题型特点。所以任何一词,一句都不可怠慢。该完形填空加大了对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等能力的考查,难度就相对增大,考生需要联系上下文,运用自己的分析推断能力以及对全篇情景的理解才能很好地答题。
2. 低频词较往年偏多,比如skeptical, advocate, artificial等。对于低频词,一般都不够重视,出现频率低也就容易忽略,且难于记忆。
3. 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难点。死记硬背是记不完的,只有掌握了释义的内在规律,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五:启示与建议
1. 英语试题的命题要能够充分体现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确保正确的方向。
2. 优先理解文章立意,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做到“先完意,后完形”。
3. 扩大阅读量,培养良好的词感和原汁原味的语感。词感是一种对词或词群的感受能力,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或语段词句的感受能力。其中词汇意识的培养很重要:(词的内涵和外延)词族,词块,词源义,基本义,衍生义,隐喻,名词动化,形容词动化语等等。增加词汇认知的深度,广度和灵活度,才能应对更多活用的语言文本。
4.靠机械背诵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应对将来的英语高考,英语更是语言能力 和思维品质的高度融合。思维品质是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新高考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英语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科目,开始渗透更多的理科思维,需要学生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5.拓宽视野,扩大文化背景知识,关注时事。这篇完形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平时关注新闻的学生应该都了解多年来珠穆朗玛峰攀登者拥堵的这一现状。要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态度,文化背景知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多了解,多积累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知识。

【参考文献】
[1]高德泉.核心素养理念下语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0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