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四川省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新时期下的中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美术教学改革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全新的核心素养视角下保证高中美术鉴赏活动的高效展开,成为不少美术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阐述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高中美术课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当前高中美术鉴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美术鉴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的教学要以美术核心素养为根本遵循,提升学生的美术赏析能力,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等素养。对于美术课堂来说,注重核心素养有利于保证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效果,提升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使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不断丰富教学经验。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美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教学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美术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存在于美术鉴赏教学中,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确立核心素养视角,不断对美术鉴赏课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优化,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切实提高。
二、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从而获得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美术视野的一种活动。
通过美术鉴赏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就需要多维视角,从听觉、视觉、触觉多个方面提升美术鉴赏能力,中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能力往往没有系统的学习,只能从物体或事件的表现对美进行评判,没有对美术对象进行有效的识读。学生在深入识读平面图片、立体模型可以充分促进图像识读素养的发展。
在传授美术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常识与美术作品进行比对,通过对比的方式对美术作品蕴含的美术成分进行评析,“一百个人的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但无论是从内心出发还是从标准美术赏析观出发都有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在进行美术赏析教学中,老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围绕美术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美术作品蕴含的美的元素做出判断,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听取老师的讲解。通过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让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受到艺术作品的滋养,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美术赏析能力,教师也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学习。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作品,它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每件美术作品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印记,美术鉴赏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感受美,也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从而让学生打破传统的、不系统的文化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高中美术课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有效策略
(一)转变师生地位
美术作品往往晦涩难懂如果机械化的灌输知识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对引导时不一定就要将“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以及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悟出一个大概的自我见解,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理性思维。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在传统的教学架构中上移,让老师成为问题的引领者,知识的启迪者,教学方式的协调者,而学生将作为课堂的中心与主体,在现代教学中应以分组讨论和自我展示的环节将集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独特想法来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发散将更加全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完全的参与其中,而不是表面做样子。
(二)设立课外美术活动
高中美术教学不应该只把眼光局限在课堂教学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会给提高学生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也有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高中的美术社团、学生艺术研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都能够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艺术赏析水平,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方式,将美术赏析的能力贯穿学生生活的始终。
(三)多元对比,拓展美术赏析维度
高中美术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要打破传统单向输出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不同的维度获得对同一件美术作品不同的理解,而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孤立化、学生边缘化的特点,教师的视角相对僵化,只陈述美术教材上的单一美术视角,没有用理性思维独立分析作品本身,学生在这种美术鉴赏活动中很难形成新的美术成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利用对比教学的方式,从不同作者对同类艺术作品的创作或者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中进行赏析,通过多元比较,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和艺术赏析能力。
以达芬奇的传世作品《蒙娜丽莎》为例,与《蒙娜丽莎》在风格上接近的作品有很多,例如拉斐尔的《披纱巾的少女》、《阳台上的年轻女子》、委拉斯凯兹的《宫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几个作者本身通过他们身世经历、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等方面对于作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对比这几幅画作,分析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蒙娜丽莎》的艺术造诣和达芬奇作画的高明之处。比较鉴赏活动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引导学生融入进作者的创作过程之中,了解作者的构思想法,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提升静态欣赏能力,学生欣赏作品的动态化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与各个时期的作者经历了共同的美术作品创造过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综合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美术赏析课程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利用不同教学策略的相互配合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活动。因此,在开展高中艺术赏析方面的研究时,美术老师更应该注重综合素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能力,积极探索并加以利用,促进高中艺术赏析教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牛东舰.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1(03):38-39.
[2]张悦.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单牡丹.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J].高考,2019(35):173.
[4]周蓉芳.试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