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霄
浙江省东阳市白云昆溪小学
摘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要求小学优化课程改革,培养新时代高新素质人才。体育教学的优化改革不仅能够提升与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同样有着优势作用。而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基本构成之一,对其的改革与优化符合当前教育改革趋势。因此,本文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中风险的识别研究,依据现有小学体育教学风险识别工作开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其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组织 风险识别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中风险的识别不足
学生对体育课中的运动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充足,动作不规范,锻炼的方法不科学。体育活动场所不够,体育设施不当,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活动场所及各种体育设施都严重不足。部分体育教师?组织教学不严谨,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活动强度和难度超出了有关规定,导致在教学或训练中发生意外。纯属意外的原因。为了尽量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有些学校和教师在体育课中采取了一些消极预防的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性的教材干脆去掉,有些学校甚至把体育课全部安排在室内进行。这样既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影响了体育大纲的贯彻,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较低
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大部分的小学对于体育教育在意识方面不够重视。因此,对于体育教学的直接执行者的体育教师的管理与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缺失,这样导致体育教师教在队伍建设方面素质偏低。
如,现有的小学的体育课堂上经常会看见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前锻炼之后,让体委组织相关教学而教师本身去进行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没有进行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同时也没有实现对于其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这种教学管理的形式,教师起不到教学示范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并且造成学生的安全问题隐患。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中风险的识别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
小学设置体育课堂教学项目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同时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自我的规则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期间不同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差异,在体育课堂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具有差异性,但是教师往往没有给予这一问题以足够的重视。
二、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风险识别水平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学生接受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小学体育教学展开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为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师整体执教能力低的问题应当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在针对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素质低的问题上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管理。小学设置体育教管体系专职负责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主要负责的内容是教师自身的出勤情况,班级的出勤情况,学生上课时的效果。同时依级设置专门的负责人,施行追责制度,设定一个体育教学组长的职位主要负责各个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当体育教师在出现相应的管理方面的问题逐级进行问责。例如:某班在进行体育课而体育教师不在由体委在组织相应的教学则视为教师缺勤。管理体系工作人员查到后应逐级进行问责现找负责授课的体育教师然后在找到体育组长进行问责,通过这样系统性查询提升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于体育教师的整体管理。另一方面,针对现有体育专业性人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选择“高新聘用”的方式吸引相关专业人才进入小学的体育教学体系,不断补充学校体育教学的缺口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改良体育课堂教学风险识别模式
体育比赛过程中,学生既有身体动作也有大量的身体接触,无法做到完全避免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尽量避免做剧烈和负荷过大的体育运动与偏极端的天气和环境。不在危险的场地活动,不使用质量不能保障的运动器材。因为是课程不是比赛?所以做任何活动都讲究力所能及。通过教师对运动项目的预判(各个运动项目性质不同,其运动负荷(参考指标:幼儿心率)也不同,例如,平衡项目比跑跳项目的运动负荷要大,一般而言,运动负荷大的项目,尽量在运动密度(幼儿有效运动的时间)上控制小一些),反之亦然。其次,主要是观察幼儿的状况:脸部颜色、流汗量、呼吸节奏,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来判断。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总结:综上所述,体育课堂教学的教育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着多重的教育意义。因此,小学应当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综合执教素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当前小学的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雪敏,周江,许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中风险的识别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0,42(1):112-114,128.
[2]李红香.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5):73-74.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073.
[3]王苗,石岩.小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1):68-73. DOI:10.3969/j.issn.1005-0000.2011.01.016.
[4]翟虎翔.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0. DOI:10.7666/d.y1693458.
[5]王苗,石岩.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6):36-40,45. DOI:10.3969/j.issn.1004-4590.2006.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