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张益兰
[导读]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联系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
        张益兰   
        重庆市酉阳县实验中学校     409800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联系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注重突出初中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初中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以促进生物知识内化,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注重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立足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入手,使初中生掌握生物知识的学习方法,使初中生能够真正地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对此,本文在对初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过程中,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注重结合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做好科学分组,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进一步培养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

一、突出科学分组,推进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联系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分组时,由于每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不同,在知识学习中,一些初中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一些学生却难以自主学习。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在小组划分时,要注重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整体水平保持一致性,为初中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初中生有效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及学习质量[1]。对此,在进行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差异化教学理念,注重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把握和分析,之后将学生做好穿插安排,使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具备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这样一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引导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可以联系初中生日常的学习情况,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将初中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之后,结合小组划分情况,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都由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优等生发挥带头作用,中等生与优等生、学困生进行协调,带动学习氛围。在小组划分之后,教师要注重对学习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对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做好把握,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生物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更加有效地提升[2]。
二、培养交流习惯,提升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交流习惯,使初中生能够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3]。通过这一方式,为初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使初中生掌握生物知识学习方法,并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科素养进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

通过做好沟通交流习惯培养,使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例如,在开展“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交流习惯。这一过程中,联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知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通过把握教学模板,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让初中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真实看法进行发表。通过这一方式,使初中生能够在生物知识学习中,善于学习和交流,并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下,有效地开拓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对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三、联系生活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兴趣为引导,改变初中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及思考,以提升教学实效性。生物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结合,要注重对初中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等做好把握,能够使生活与生物教学进行结合,使初中生结合生活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思考[4]。联系生活开展生物合作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并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对生物知识利用媒体进行展示,引导初中生开展资料分析、表述交流,实现对生物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及理解,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联系生活,并结合媒体展示,拉近初中生与生物知识学习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理解性的学习和掌握,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例如,在开展“社会行为”这一知识点教学时,联系本单元知识教学内容来看,注重引导初中生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进行把握,从而对动物的社会行为进行有效地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人类社会角度出发,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思考。之后,联系人的社会行为特征,向动物这一角度方向转变。接下来,鼓励初中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积极发言,把握动物的社会行为。如蜜蜂采蜜、蜂巢中蜜蜂的分工情况。通过这一方式,使初中生对生物的社会行为进行深刻的理解,认识到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使初中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结合生活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得到有效地培养及发展,为初中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5]。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重要性做好把握,从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做好针对性的创新,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使初中生能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理解。借助于合作学习,使初中生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发表,形成良好的组内沟通、交流氛围,开拓初中生生物知识的学习视野,为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4.
[2]李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9(05):98-99.
[3]许小丽.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5):23-24.
[4]王鑫.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时代农机,2018,45(08):122.
[5]田青.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