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敏
济宁教育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对98名特教教师和172名普通教育骨干教师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教师在“焦虑、热情、社会化、果断、冒险、价值观、坦率和谦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比较上,男教师在“价值观和谨慎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教师在“外向性和开放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学年限的比较中,差异体现在“开放性、外向性、冒险性、宜人性”上。根据研究结果,本文针对特教教师人格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关键词:教师;人格;比较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向参加特教教师培训的教师发放105份问卷,共收回98份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3.3%,其中女教师76人,男教师22人;向参加广西、贵州、重庆普通教育系统骨干教师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72份,有效问卷率为95.6%,其中女教师94名,男教师78名。
1.2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P.T .科斯塔和R.R .麦卡拉根据人格结构理论编制的问卷(人格问卷,neo-pi-r,1992年修订)。问卷包括五个维度:情绪稳定性、外向性、体验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性。每个维度包含六个组成部分,共240道试题。问卷评分法采用Likert5分自评,即从“完全不一致”到“完全一致”的五级评分制。经检验,问卷的A信度为0.84,对半信度为0.80,说明具有良好的性别效度。
2结果和分析
2.1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人格特征的总体比较
(1)在情绪稳定性方面,特教教师与通识教育骨干教师的“焦虑”存在显著差异。(2)在外向性方面,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在“热情、社会性、果断性和冒险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普通教育骨干教师比特教教师更热情、合群、善于社交、具有刺激性、果断性和冒险性。(3)在开放性方面,特教教师与通识教育骨干教师的“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特教教师比通识教育骨干教师更不开放价值观,思维更狭隘,观念更保守。(4)宜人性方面,特教教师的“率真、谦虚”得分显著高于通识教育骨干教师,说明他们比通识教育骨干教师更真诚、坦率,不随便标榜自己。(5)责任心方面,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没有显著差异。
2.2不同性别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的人格特征比较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的两类教师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1)特教男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男教师在“价值观与谨慎”上存在显著差异。特教男教师的价值观没有普通教育骨干男教师开放,做事也没有那么谨慎从容。但特教男教师比普通教育骨干男教师更谦虚低调,差异显著。(2)特教女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在外向性和开放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热情、社会性、冒险性、乐观性、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但特教女教师的“率直、谦虚”得分高于普通教育骨干女教师,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她们比普通教育骨干女教师更真诚、率直、谦逊。
2.3不同教龄的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的人格特征比较
在本研究中,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教龄的两类教师的人格特征。在普通教育体系中,由于竞争激烈,往往需要几年以上才能成为区级骨干教师。因此,在比较不同教龄的两类教师的人格特征时,确定少于5年为低教龄,6-15年为中教龄,15年以上为高教龄。
(1)特教教师与通识教育骨干教师在“开放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情感丰富度和价值观”上。与普通教育年轻骨干教师相比,特教年轻教师经验不开放,情感丰富,价值观保守。
(2)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的外向性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积极性、社会性和冒险性方面。这个教学时期的特教教师,没有普通教育中的骨干教师那么有活力、有社会性、有刺激性。但特教教师的“坦白”分高于通识教育骨干教师,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他们比通识教育骨干教师更诚实坦白。(3)在高级教学阶段,特教教师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在“冒险”上存在显著差异。有经验的特教教师比同教龄的骨干教师更加胆小,缺乏冒险精神。然而,特教教师在“宜人性”上的得分高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且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直接、谦虚、共情”方面。表明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特教教师具有更高的亲社会性,更诚实、坦率、谦逊,善于理解学生的情绪,满足学生的需求。
3讨论和建议
教师缺乏成就感,导致高度焦虑。中国学者的研究发现,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减轻焦虑
3.1重视特教教师焦虑的预防和缓解,加强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
本研究发现,特教教师的焦虑水平高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这可能与特教教师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压力较大有关。特教教师面对的是整天慢慢接受教育的盲童、聋哑儿童或弱智儿童。对于不能照顾自己的学生来说,他们必须照顾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一些智障儿童行为不稳定,经常会突发过激行为,有些行为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伤害。因此,特教教师应该绷紧神经,观察每个学生的情况,以便及时控制这些行为,从而引起他们的高度焦虑。此外,特教效果缓慢,社会普遍对从事特教的教师评价或评价较低。相信只有三流的老师才会从事特教,所以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自卑感或者挫败感,这也是特教教师高度焦虑的原因。因此,应重视特教教师过度焦虑的预防和缓解,加强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程度低,许多特教教师是“半道和尚”,缺乏系统的特教理论和专业技能,使得特殊学校现有的教育水平远低于普通学校,不仅影响特教的质量,还容易造成特教的情感枯竭。因此,应加强在职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系统的特教理论和专业技能,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能感,获得成就感,预防和缓解焦虑。
3.2弘扬特教教师的良好人格,加强特教教师的健康人格教育
本研究发现,特教教师的“率真谦虚”得分高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尤其是教龄较长的特教教师更为突出,愉快发展水平更高。我们认为,特教教师所具备的这些良好的人格素质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因为特教教师的教育目标是有特殊障碍的学生,所以要求他们对学生有更多的爱和理解,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大量研究证明,优秀的教师往往具有真诚、坦率、平易近人、温柔、谦虚、冷漠、安详、同情等人格特征[8]。特别是在虚伪、狡诈、势利盛行的今天,特教教师的这些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值得称道的。因此,特教教师应弘扬良好的人格素质。对于年轻的特教教师,要注意向年长的特教教师学习,他们良好的人格模式可以启发和引导其他特教教师塑造自己的人格。
同时,要加强特教教师的健康人格教育,使其人格素质的发展趋于完善。本研究还发现,特教教师的外向性和开放性低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表现在积极性、社会性、果断性和冒险性以及价值观上,尤其是与普通教育骨干教师相比。究其原因,可能是特教费时费力,社会地位低下,专业声誉和工资待遇不尽人意,影响了特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特教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障碍的学生,他们的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因此,教育学生是保守的,缺乏决断力和冒险精神,以免学生对事故负责。因此,我们应该提高特教教师的积极人格素质,加强特教教师的健康人格教育,特别注意加强特教女教师的健康人格教育,因为从事特教的女教师远远多于男教师。一方面,学校应在特教教师中普及健康人格知识,定期开展相关讲座或咨询活动,引导他们在充分了解自身人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培养积极人格品质的方法。要努力营造团结互助、竞争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特教教师安心工作。另一方面,特教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主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注重自身的人格培养,自觉要求自己具备优秀的教师人格素质,加强与家长、领导等教师的沟通,提高社交能力,敢于在特教中创新,积极探索特教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卫红等.小教专业学生与优秀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浙江统计,2005,(4):70-71
[2]汪小琴等.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69-70
[3]金泽勤,李祚山.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2-125
[4]徐美贞.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国特教,2004,(2):64-67
[5]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