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互动”——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姜建锋
[导读] 本文从作者的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信息
        姜建锋
        浙江省兰溪市兰荫中学 浙江 兰溪  321100   

        【内容摘要】本文从作者的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两方面的差异,并列举了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差生有需要帮助的需求,好生有帮助别人的可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生生互动”的策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重点阐述了生生互看、生生互说、生生互辩、生生互帮等方法,提高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效率的策略。
        【关键字】学生差异、教学困难、生生互动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及课外采用“生生互动”的策略。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差异和教师教学中遇到的诸多困难,都使“生生互动”成为必然。
        一、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信息
        为了了解学生在初中学习信息技术的情况,笔者在高一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收集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些值得关注的实际问题。
        1.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差异。学生在初中基本都上过计算机课;但其中46%的同学感觉“没学到什么,只是玩玩游戏”;有62%的学生表示“以前学过的,忘得差不多了”。由此可见,各类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掌握程度不一样,造成了高一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2.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有20%的学生回答“不会用键盘”,38%的学生会Windows基础操作, 32%的学生能用WORD排版。10%的学生掌握了部分流行的应用软件,个别学生表示,参加过编程竞赛,掌握程度很不平衡。这种情况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但有一点很重要: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有较大差异;各地各校教育师资来源和教师教学水平有较大差异,导致对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计算机知识,应具备哪些操作水平要求结果不一。
二、信息技术课堂的“生生互动”
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笔者使用最多的是“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同学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相互解难答疑,最后形成共识,得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让学生的探索学习和交流合作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同时经历“教”与“学”的过程,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思维的碰撞中,修正错误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深入思考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在思维碰撞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评价意识,使批判精神得到发展。所以,这种课堂将有力的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落实有内容、有情景的生生互动,而使认知、情感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可以均衡达成,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几种做法。
1.生生互看
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常会因时间问题而无法迅速了解每位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这时如果让学生看看别人的演示,看看别人上交的作业,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或表现,会使学生得到启示。
教师在请学生演示时要请有代表性的学生演示。课堂现成的错误就是学习的良好资源,呈现在学习中的错误则请别的同学纠正,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都获得学习展示的机会,改错就是提高。
2.生生互说
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说”的环境,变“听众”为“主人”,在同思共想、互说互议的中,使学生逐步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确严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讲述自己对一些题目的做法。这样,“说”的学生必须要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概念明确、判断正确的过程;“听”的学生了解别人的发言,理解同学的发言,尊重伙伴的发言。思考自己是否与他有相同问题出现,有何不足,认真倾听思考就能撷取别人做法的精华,博采众长,萌发灵感,触类旁通,使“说” 、“听”双方共同提高。
3.生生互辩
学生之间的“互辨”能让学生在争论中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当学生意见不一致又相持不下时,可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辩论,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让学生在辩论中顿悟创新。
4.生生互帮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体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能否吸取他人的观点,这甚至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此必须注重团结协助意识的培养。当别人有困难时辅导他,当别人受到挫折时安慰他,当别人没有勇气时鼓励他,使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通过这样互动形式得到帮助提高,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当然,实施“生生互动”的方式远远不止这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给学生多创造一些“互动”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走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ictedu.cn  信息技术课程网
2..缪建新    《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