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戚伯芳
[导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孩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戚伯芳
        浙江省诸暨市浣东街道城新小学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孩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关注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笔者从关注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入手,着重采用心理暗示方法,解决小学生中常见的拖延行为、自卑心理等问题,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暗示 心理问题 拖延行为 自卑心理
        
        本文笔者从关注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入手,着重采用心理暗示方法,解决小学生中常见的拖延行为、自卑心理以及其他问题,呵护学生健康成长,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参考。
    案例1:四年级的小汤是个拖延者,每次当父母或老师交给他学习任务的时候,他都不能立马进入状态,而是沉浸在和任务无关的活动中,这让他母亲很焦虑。老师也反映,小汤人很聪明,上课发言积极,讲起学习方法也滔滔不绝,可是他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小汤自己也经常说自己要如何如何努力,可就是没有看到他有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像小汤这样的绝大部分的拖延者都有着自己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幻想。每次有活动,他们就会对该项活动产生较高的焦虑,事情还没开始,就有许多消极情绪,导致他们把外面的困难进行无限夸大,再加上他们的意志力比较薄弱,想想自己肯定不能很好完成任务,不能克服困难,所以产生了拖延的行为。
        1.讲清本质
        当孩子产生拖延行为时,老师需要和孩子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告诉他,其实拖延行为的本质就是自欺欺人,因为事情不会随着孩子的拖延而消逝,他一直存在,等着孩子去解决。有时候这种拖延行为还非常隐蔽,没有人会怀疑自己在欺骗自己。教师还要说清楚拖延行为会产生的危害,让孩子明白若想成功,必须当机立断,用行动去打败困难。还要指导孩子不断进行心理暗示:我能,我行,我一定行,不管有多少条理由叫我不要干,我也要抛弃杂念,告诉自己,我可以!
        2.制定计划
        我们还要指导孩子如何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结合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先确定短期目标,再确定长期目标。然后从时间和任务制定双向计划,并每天检查完成情况。每天能顺利地完成计划可以随时地体会到成就感,并对以后的活动有暗示作用,从而逐渐地减少拖延行为。
        我们的小汤同学经过几次心理暗示辅导后,发现拖延行为大大减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反馈孩子的表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案例2:二年级的洋洋是个自卑的女孩,家庭结构非常复杂,她母亲和她父亲离异后带着她嫁给了继父,继父也带着一个姐姐,好赌的他不光对洋洋的事不管不问,还欠下一屁股赌债,把原本属于洋洋的拆迁房都卖掉还债了。所以外人看洋洋的眼神是一种怜悯的感觉,这让洋洋很不舒服,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所以非常自卑。她个子很高,在班级里坐在最后一排,没有朋友,当班主任把她带到笔者面前,笔者发现洋洋脸上从来没有看到一丝笑容,眼神也是一种迷离状态,心里莫名地心疼,所以决定好好帮助她。
        当一个人自卑的时候,其实是对自我的极度不信任,认为都是自己的错,自己不如别人,矮人一截。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当她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这种感觉的产生是一种消极的暗示,它会让人对生活失去希望,最终想逃离这个环境。
        有些孩子是能力自卑,他们往往原先处于一种被过度保护的环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到需要展示才能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啥都不会,当遭受到同伴的嫌弃后,他们会越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自信,怕干不好又惹他人笑话,于是内心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坚决不出手。而长相自卑的孩子会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对自己的五官、身材某一部分看不顺眼,觉得自己无颜见人,内心里非常悲观失望,甚至嫌弃父母的遗传基因太差,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那么教师如何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到这类孩子呢?
        1.认识自我
        当洋洋来到笔者的心理室时,她是拉着脸、耷着眼睛的,整个人蜷缩在沙发上。笔者问她:你觉得自己漂亮不?她摇摇头。笔者继续问:你照过镜子吗?我觉得你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抬眼撇了一下,眼角有了丢惊喜。然后笔者拿来一面镜子,让女孩仔细看看自己的五官,然后进行描述:你瞧!多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弯弯的眉毛像柳叶;大大的眼睛上有一排好看的睫毛;眼睛就像宝石般闪闪发光;高挺的鼻梁,加上樱桃小口,这样的姑娘人人都爱啊!随着笔者的描述,洋洋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来的正眼观察镜子中的自己,脸上的笑容逐渐展现出来,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2.悦纳当下
        看到洋洋有了变化后,笔者又和她聊了她的家庭,她逐渐打开话匣子,描述了自己家庭状况,并表达了对母亲的不满,认为母亲不该嫁给这样的继父。笔者问她讨厌这样的家庭环境,有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她摇摇头,表示自己将来长大了,绝对不会活成母亲的样子。笔者肯定了她,让她找一找在家庭生活中幸福的瞬间,她沉思了好久,说当继父一开始进他们家的时候,曾经有一段幸福的时光,那时候生日,继父还给他买礼物,直到后来继父学会赌博后,经常输钱,就开始不再关心她了。笔者暗示她:看来你的继父一开始还是不错的,所以你要把这些幸福的片段记在心里,并且放大,让这种幸福的感觉环抱自己。同时接纳继父的不完美,既然不能改变现状,就悦纳当下,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再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她点点头。
        3.积极面对
        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意向”,是拥有健康心理和快乐生活的关键。所以我们要经常告诉孩子们要自我悦纳,用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设法消除各种附加于上的“不良信息”,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只有真正在心理上承认和接受了自己的“自然条件”,才能进一步地美化自己、喜欢自己,让自己透出生机勃勃的青春美来。
        综上所述,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阳光,会照亮内心黑暗的角落,成为前行的动力。作为我们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时时给学生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告诉他们:我能赢!给孩子们多喊喊加油!让我们的孩子心理充满阳光,做到心中有目标,前行有力量,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学生应知心理知识抑郁症一》来源:书籍数据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06-O1
        2.《学生应知心理知识青春期心理健康三》来源:书籍数据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06-O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