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彭晓庆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彭晓庆   
        (四川省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四川  凉山州    616750)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到民族语言或者方言的影响,其在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吃力,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要想提升民族地区学生阅读的水平,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学习实际,优化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提升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段;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兴趣
        引言:
        在民族地区,学生对于汉语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也达不到课标的要求,这其中又来自学生本身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因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首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文阅读中来,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对课文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究,从而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兴趣的提升会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缺乏阅读资源,缺少生活阅历和足够的写作素材,这就导致学生的作文就象流水帐一样。提升阅读兴趣,学生就会广泛阅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自然就会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了解更多写作方法与技巧,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所在。
        一、培养民族地区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从小学到大学,贯穿于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是学生一直需要学习的科目。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阅读教学不仅对于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有很多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又具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比如我们四川凉山州的彝族语言。由于彝族孩子最先接触的是彝族的民族语言,而且缺乏系统的学前教育,这使得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汉语知识就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段学生的阅读指导,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自主了解文章内容,领悟阅读书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深思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就可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语文素养。
        二、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这时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满兴趣,学生才能激起阅读的欲望,才会有持续的积极性。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能很好地阅读书籍。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入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可以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课堂上有计划地引入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简介一本书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其表达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使其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本。它主要展现了海伦·凯勒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的背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这一故事相关的视频。

这样的模式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提高对阅读文本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多种阅读教学活动
        每个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是为了提升思维品质,有的是为了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有的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必须创设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当然,多样化也要服从阅读教学目标,着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让阅读活动流于形式,导致语文课变成游戏课。现代信息技术发达,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多种阅读教学活动,如采用情境创设法、音乐感染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他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感受到红军长征的坚韧勇毅。另外,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是不同的,在阅读活动的设计中,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学习要求,因而要制定分层阅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应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注重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文阅读方法,让不同学生真正获得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共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师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给予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在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能够鼓励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开始,接着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感悟,谈谈自己读完文章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在教学《千金一诺》这一篇文本时,文章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话,珍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很多学生在看到这样一句话时,他们可能不太理解,所以这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就被激发了,很想继续看下去到底为什么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子的,而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提出问题:文章当中第一句话有什么样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并不会觉得特别困难,当他们阅读全文并找到正确的答案之后,就会有强烈的满足感。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阅读需求,所以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学习。
        (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就当前民族地区小学高段学生阅读现状而言,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需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是因为在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阅读兴趣那里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将相关的阅读方法掌握,主要包括泛读法、精度法及摘读法等,并且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阅读内容的相关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参与其中,实现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更好掌握,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自信心也就可以实现有效提升,使学生可以更加有信心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而在学生具有信心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也就能够得以增强,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得以实现。
        结论:
        总之,要想提升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阅读能力,就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表达能力,使学生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及有效审美的体验得到显著提升,这便是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喻亭朝.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2020(03):73.
[2]胡兆钍.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堂中有效教学方法[J]. 现代阅读,2019(03):538.
[3]张洁.让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J].读书文摘,2019(2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