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宁夏同心职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微探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杨花萍
[导读] 教育教学领域与网络科技不断融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
        杨花萍
        同心县职业技术学校   宁夏 同心县   751300
        摘要:教育教学领域与网络科技不断融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确保中职教师工作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中职教师要重审自己的角色与专业发展空间,通过分析中职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倡导中职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与培训方面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进取。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中职教师;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已在宁夏基本建成,学校与时俱进,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工作。校园无线网络已在同心县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覆盖,各个专业部、教研组、办公楼、学生学习场所也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阐释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工作性质不能变
        韩语在《师说》中将教师解释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工作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博爱不能变:教师无论是对学生的爱还是对教学的爱,还是对教育事业的爱,不管科技有多么发达每位教师都应该用真心做好教育,用真心感化学生,用爱助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教师的勇气和创造力不能变:面对中职学生教育难、难教育,应当不畏难、不退缩。面对有些特殊家庭的特殊中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教学挫折、遗憾或者失败,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有坚韧不拔的勇气和足够的智慧处理有些突发事件。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更丰富
        1.由“三要素”变为“四要素”。传统教学的三要素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如何教,就是教学方法;教的怎么样,便是教学评价或教学效果。“教师、教材、学生”就是教学结构的三要素。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教学媒体在实施教学目标、开拓教学内容、翻转教学过程、细化教学方式、精准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互联网+教育”下课堂教学构成变成了四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教学媒体”。
        2.教师角色需重审。首先,由传统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输出者,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能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不理解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生活化、简单化,同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消化知识。其次,由继承式教育过渡为创新教育。教师的角色由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创维意识的培育者。最后,由统一的教育过渡为个性鲜明的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层次、学习习惯、学习类型等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能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够高
        中职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方面还无法紧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在课程的构建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更加多样化,各种平台资源选择空间不够精准,不够因地制宜。教师的思想意识有待提高,中职课堂是什么样子,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哪些要求,教师们还不太清楚。
        (二)教师培训效率不高
        尽管国家制定一系列国培、省培项目,宁夏同心县职业技术学校有校本培训,在时间和经费上给老师提供了保障,使中职教师进修、学习提升,让大部分骨干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

但事实上,因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形式上,有些老师不感兴趣,或者不愿意出去培训,有些老师尽管人去培训了,但培训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理解或者消化,大部分老师存在缺乏自主性和组我规划等问题,使培训内容没有学非所用。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构建虚拟教学空间,认识中职教学的价值。
        提升校园网的软硬件建设,搭建校园网平台,为宁夏同心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提供精准优质的备课工具、录播系统、教学评估及各类媒体课件制作,借助智慧平台发布电子公告、上传教案、批改作业,施行课堂考勤监督和管理学生。多种图文、音频、视频等资源都存储在同一个平台中,中职教师随时可以浏览、下载、共享及上传并下载,建立网络化、精细化、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源头不单单是教师那里,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并不比教师慢,这也是当下中职教师反思的问题所在,教师如何才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只是教书匠,而是要如何重塑学生的品行和人格。
        (二)积极参加技能大赛,钻研教学方法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分为学校间、县级间、市级间、省级间、国家级的赛项,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允许教师组团参加也可以鼓励并指点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互联网+教育”的最新理念,最新技术,要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反复研读和思考,通过参加比赛中职教师可以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促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比赛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赛为引领,促进教学发展为目的,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将传授知识、技能实训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复研究教材和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分析学情,更新观念,体现中职的特色。
        (三)加强教师培训
        1.引导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理念。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但要教会学生是什么,而且要启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中职教师要以提升自身技能和价值的契机,树立全面学习,全面提升的终身学习理念。教师从“教育”转变为“学习”,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由知识和技能型的获得者转变为个人创造潜力的发掘者和培养者,学习者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周围环境的能力。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信息化教学,将“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教学深层次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微课结合慕课的培训,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念,不断强化实习实训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与职业教育相融合。
        2.加强校本信息化培训,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校本培训最主要的方式包括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培训心得交流与科研培训,可以邀请各类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到学校给教师做讲解,专门针对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设计、课件、课堂整体构建能力等方面体现的游刃有余。让教师从思想上建立信息素养,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翻转课堂的推广,微课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学校网络管理员应该,选择优质的适合中职的音频、视频、微课等网络课程分享到学校智慧平台上,让中职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自主学习并实践,进行线上网络培训。
        总之,“互联网+教育”全面与教学深度交融的当下,授课模式、教学观念和教师的角色都在变化,中职教师要跟随并顺应时代潮流,及时转变理念,将信息技术内化于自己教育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当代合格的中职教师,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提升培养效率,引导教师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中职教师的信息综合素养与驾驭信息化运用能力,努力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4-9.
[2]王永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框架构建研究——基于ISTE2017版《教育者标准》[J].远程教育杂志,2019(6).
 [3]李慧方,罗生全.论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理[J]刊.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