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鸿
广东省肇庆市第十一小学 广东肇庆 526040
摘要:由于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影响,一些小学生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我意识。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可以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走出内心的烦恼,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于此,本文针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开展问题学生情感教育的方面与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情感教育;德育渗透
前言:小学是教育的基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通常都缺乏对于学习的兴趣,缺乏自信心,在探索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弱,同时,自身的额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都比较差。形成问题学生的原因有很多,并且这些原因都是不能够避免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针对问题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渗透相应的情感教育,更好的帮助这些问题学生走出困境,获得相应的发展。
一、小学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小学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更容易采用传统的“棍棒式”方法,他们不是打孩子就是骂孩子。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改变目前的家庭状况。这样的心理负担会让很多孩子吃亏,并逐渐导致孩子厌学。此外,一些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他们对老师和学校不满,就会恶意诽谤他们。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对教师和学校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厌恶和排斥的心理。另外,一些留守家庭、过失家庭、离异家庭以及残缺家庭的孩子都不能够获得父母的呵护以及关爱,这样就很难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很多学校为了能够提高知名度和升学率,过分重视智育,逐渐忽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教师受学校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很多教师关注中上流学生的学习状况,对问题学生大多采用“放牧”管理方式。放任其自由的发展。再加上一些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相对比较地下,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比如辱骂学生、不顾及学生感受等一些过激行为都会导致问题学生的产生。
二、小学问题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关爱学生,点燃学生心中希望
关爱是人类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并且运用一种无穷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教育事业的开展需要关爱,在教师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关爱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能够构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能够有效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是能够将学生心灵照亮的一盏灯塔,是能够更好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事业,而对于教师来讲,“爱”是能够给予人巨大力量的核心内容。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博学,具备精湛的教学能力,还应该拥有一颗关爱之心,能够去爱、学会去爱。
爱本身具有非凡的魅力以及非常神圣的品质,爱是一种“催化剂”,在对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借助爱的力量通常会水到渠成,而关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个五星的情感纽带,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爱,就无法进行心灵方面的沟通,更加不会融洽情感。关爱就像阳光一样,有了关爱,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关爱就像雨露一样,有了关爱,才能够让学生成长为一朵娇艳的花。
(二)赏识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每个学生都有亮点,即使是学习不好、思维不好的学生,在某些方面也会有亮点。作为一名班主任,你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做一个“眼光独到的伯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真心的去上市学生,就像是一剂良药,去鼓励学生良好成长和发展。赏识就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田,学生因其而灿烂。所以,班主任应该在一个平凡的教室当中“洒满”赏识的“阳光”,让学生能够在充满赞许的“雨露”当中绽放出最美的笑脸,促使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不再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问题”。
(三)“冷艺术”,教会学生学会反省
在实际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当中,总是会遇到学生做错事,因此针对这样总是犯错误的问题学生来讲,通常情况下教师都开展批评教育,甚至是对问题学生严厉斥责,但是,所获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使用“冷处理艺术”开展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教学工作,以此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很多的教师都会直接的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而这样的方法却很难能够去改变学生。因为,在学生的习惯心理方面,自己犯错误了,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是非常正常的,教师长时间对于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就会让学生的心理会变得比较坦然,自然也不会在意之后会不会再重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如果在处理问题学生的过程当中,班主任选择使用“冷处理艺术”,会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断的反省自己,不仅会去揣摩班主任的心理,还会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及时的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平等前提下的充分尊重,同样也是极为微妙的,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应该学会如何使用“冷处理艺术”,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工作当中的粗暴和简单,对于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情感方面的沟通,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灵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由此能够看出,重视“冷处理”的应用,不仅仅是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更加是一门教育艺术。
结语: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以及问题学生转化和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使用一种赏识的心态和眼光去对待每个学生,在爱的主题下,合理、适当的使用“冷处理”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学会反省自己,同时,获得班主任的提醒、宽容、理解、尊重以及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寻找会自信,找到做一名“好学生”的勇气。因此,教师应该向学生播撒关爱和赏识之心,精心呵护学生,促使学生的心灵深处能够获得满足,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成为一朵娇艳的花。
参考文献:
[1]曹锦羽.关于小学“问题学生”家庭成因和转化策略的文献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0(Z4):82-86.
[2]张新明.小学问题学生形成的家庭因素及转化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23.
[3]杨阳.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20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