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打造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唐艳红
[导读] 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
        唐艳红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第五中学 412100

        摘要: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意志。通过“一点四面”,落实“一体四层四翼”,体现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落实课程标准,在体现立德树人时代性上下功夫,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上下功夫,在聚焦关键能力考查上下功夫,鲜明体现学科特点,助力发展素质教育。所以,要求以研促教,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政治素养

一、比较全国Ⅰ卷和山东卷,把握异同,明确方向
        根据山东卷与全国卷的异同,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同:注重必备知识的考查,采用情境式命题,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注重推理与论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突出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异:
        1.时间不同。50分钟→90分钟(山东卷)→75分钟(新高考)
        2.题量增加,分值缩小,考查的知识点增加。选择题增加到15道,基本上是经济、政治、哲学各增加一题,分值缩小到45分;主观题增加到7问,经济和哲学各增加一问,不再有跨模块的试题。
        3.出题方向变化,难度增加。选材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试题注重创新设计,鼓励思考,培养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如16题,为什么本是竞争对手的各方却要选择聚合经营?培养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第20题的第(1)问“我们应如何与新事物一起成长"直接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把握的一个方向。
        4.最大变化,出现全新题型:论文题!
二、研读高考真题,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能力
1.熟练掌握必备知识,做到胸有成竹。全国1卷14题与17题分别选取了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监察机构的职责两个社会热点,考查必备知识“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权”,19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考查必备知识“艺术创造的源泉和优秀文化的作用”,21题以工业遗产为背景,考查必备知识“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23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必备知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山东卷表现更加明显,除2、3题外,每题均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启示我们要盘点高考学生所有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一落实到位,方能做到考试不慌。
2.重视推导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几年推理题成为了必考题型,今年全国Ⅰ卷13题以国家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为背景,以常规的推导类试题题型,既考查了必备知识“宏观调控”,又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经济现象的逻辑推理能力。要定首尾,判断先后顺序,快速找出正确选项C。山东卷第4题以保险和就业为背景亦考了推导题。

对于必考题型要求老师一定要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掌握推导题的常见解答方法,如排除无关选项、定首尾、先后顺序判断等。
3.注意变化,小心逆向思维考察。今年全国Ⅰ卷18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采用逆向思维方式选出不相符的一项,考查对“一带一路”背景的理解,“一带一路”之道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潮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现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A、B、C选项从正面角度解读非常清楚;D选项与题意无关,不符合实际,是对“一带一路”的曲解。而山东卷第2题则从需求弹性切入考了几年未考的曲线题,这启示我们复习时要对此类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4.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注意每年必考一道与习近平有关的题。全国Ⅰ卷22题以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情境,考查学生对“价值观的本质、特点和导向作用”的理解和运用,体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在复习中要关注“习语近人”、习近平讲话里和学生成长、立德树人目标相关的时政材料,并选取材料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做到遇新题不慌。
三、明方向、变方法,迎接新挑战,攀升新高度
        1. 必备知识织网牵线,尤其核心知识能做到纵横发散;
        2.平时训练赋分值,指导学生根据分值判断要点;
        3. 高度重视高考原题的训练,并加强变式题的训练。如山东卷16题竞争对手为何要聚合经营?思路不同于以往,这提示我们对生活中的的事情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同样的材料正反思考、变化知识点考查训练,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关注时政,开阔视野,不做井底之蛙。利用好学校的班班通,每天组织学生看新闻,关注时政要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
        5.规范主观题,找出规律,突破高分瓶颈。主观题的训练按照以下三点规范训练可以让学生拔高层次。(1)内容要求:观点切合,拒绝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论证严谨,有机整合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拒绝机械背书,背知识点;表述条理,拒绝语无伦次、东拉西扯、逻辑紊乱;说理透彻;拒绝观点不全、蜻蜓点水、肤浅表面。 (2)形式要求(四化工程):序号化、层次化、逻辑化、整洁化。(3)归法答案表述:①演绎式论证——理论打头,材料附后(俗称观点+分析);②归纳式论证——材料在先,理论在后(分析+观点);③材料与观点有机融合(国标答案)。
        6.加大论文题的训练。论文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程度,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相比全国卷的40(3),难度提高,更能考查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思维的缜密程度。每周布置一个话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每次按照主题、总论点、分论点、论据、结论5个要素完成,一年的训练时间足够。
四、结语
        新高考真的莅临了,应对变化,应对挑战,是每个高中老师必须肩负的责任,把学生推到他能达到的最高高度,是每个五中人的使命,那就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以研促教、打造高效课堂,去迎接下一个胜利!

参考文献
[1]韩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5):19-20.
[2]王阳.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高效课堂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7(5):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