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发科
重庆市巫山县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4047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虽然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广大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工作仍较薄弱。本文主要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进行浅析。
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工作;思考
引言: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拓展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广度和深度,彰显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对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
一、当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评估工作不断推进,广大农村学校均按照标准统一配备了计算机室、班班通设备,建立起校园网络,开通了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系统、校园安防系统、学籍及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资源,装备条件得到了全面有效改善。但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1.认识不深。一方面,少数区县政府对教育现代化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没有从促进教育公平战略高度将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纳入区域现代化建设整体内容,没有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统筹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农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整体乏力。另一方面,少数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无关紧要,未建立完善的发展规划,更不注重安排责任心强、能力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
2.滞后装备。少数区县的信息技术装备主要靠中央“改薄”专项资金,装备总是坚持“管用实用够用”原则,一切以节约成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信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快,仅仅满足装备之时可用能用,甚至有的装备投用之时就已落伍,导致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总是追着更新换代的“屁股”跑,呈现“滞后”状态。
3.重装轻管。很多学校热衷装,但忽略管理应用,仅仅视为上级检查工作时的道具、总结工作时的政绩,缺乏规范管用的管理制度和检查考核机制,计算机教室、“班班通”和功能室多媒体使用率不高,常常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学校对信息技术装备不维护、不维修,任由“自生自灭”,大大缩短了装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效益。加之,不少管理人员对功能室的管理怕麻烦、责任心不强,对设备器材的种类不熟、功能作用不清、操作要领掌握较差,影响了信息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发展的思考
1.深化思想认识。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6〕3号)中指出“教育教学装备是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从政府到信息技术主管部门、到学校,必须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改善信息技术装备条件是人人享受全面小康社会红利的充分体现,深刻认识教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深刻认识提升教育装备条件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深刻认识提升教育装备条件是推进教育公平重要举措,深刻认识提升教育装备条件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抓好。
2.加强装备统筹。从县级层面讲,要切实提高保障能力,特别是专项经费保障,为全面加强信息技术装备和运维工作持续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从主管部门层面讲,要静心研制信息技术装备工作规划,科学有序推进装备工作,同时统筹各方资源,建立领导、技术与决策支持“三位一体”教育装备工作新格局,全面精准指导学校推进信息技术装备工作。从学校层面讲,要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循序渐进推进信息技术装备工作。
3.抓实科学应用。一是力抓队伍建设。学校要建立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力亲为抓,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具体抓,并精选责任心强、业务熟悉、“一室一人”的专兼职管理人员,特别是大规模学校要确定专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确保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工作有人抓、有能干人抓。二是力抓制度建设。教育信息技术主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简明规范、合理宜行的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落实执行到具体工作中。学校要树立“宁可用坏、不能放坏,用坏是本事、放坏是浪费”意识,充分利用计算机、班班通、校园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全天候、全时段、全领域开放,抓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学”和“开放+动手”,实现“班班通班班可用、课堂教学堂堂都用、任课教师人人会用、全体学生个个能用”,充分彰显信息技术装备效益。三是力抓督导考核。学校要以常规管理为统筹,抓好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应用的常态化检查和考核,像检查考评教师的备课教案、作业批改和听课记录一样、检查考评信息技术管理员表册记载和档案管理,像考核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一样、考核信息技术管理员的常规管理工作。教育信息技术主管部门要坚持开展信息技术装备管理使用常态化督查、诊断式督导、考评式督导,并将督查督导结果纳入学校综合考核,促进学校抓细抓实管理使用工作。
综上,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工作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日益凸显,迫切需要不断提高装备与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和使用效益,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杨涿淋.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的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12):27-28.
[2]何安兵.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