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陈晓珊
[导读]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又受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
        陈晓珊
        (普宁市里湖镇第四小学,广东  普宁  515300)
        
        【摘要】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又受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必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逐步提高,STEM教育理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那么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该如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促进STEM教育理念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呢?本文以小学阅读教学为例,浅谈STEM教育理念如何有效融入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意义重大,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发挥阅读教学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呢?STEM教育理念的融入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STEM 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STEM理念概述和意义
        1.1 STEM概念
        STEM教育理念是全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与时俱进的一种教育理念,以多种学科的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跨学科,STEM教育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门学科,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如现阶段小学语文、德育、美育、自然、社会等多学科的融入,正是STEM教育理念下跨学科的教学特点。
        ②趣味性,STEM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为主,这就决定了STEM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因为只有趣味性的课堂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如小学数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正是结合了小学生的成长特点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
        ③体验式,STEM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亲自参与下的互动性的教学课堂。体验式教学重在学生参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恰好体现了STEM教育理念的体验式教学特点。
        1.2意义与作用
        1.2.1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STEM教育理念下以多种学科的融合为载体,以体验式、情景式的教学为基础,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些都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下学生综合素养必备的一部分。
        1.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我进步、不断探索的内驱力。STEM教育理念下通过情景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STEM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小学语文阅读作为我国小学语文中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与重点,为了更好的发挥阅读的教学作用,有效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促进STEM教育理念与阅读的有效融合必须且必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影响着课堂教学模式的制定,决定着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完善,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实现通过阅读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以STEM教育理念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其次,有效促进STEM教育理念与阅读教学的融合,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小学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以STEM理念为导向,通过有效融合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2.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的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创新。
        首先,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现实”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这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都起着促进作用。以《我的母亲》为例,老师首先以多媒体创设温馨的情境,如日常生活中学生与母亲的小故事,亦或是文章中描述的胡适与母亲之间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快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理解课文,培养语文素养。
        其次,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时期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目标与STEM的教学理念一致,都在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那么,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以体验式教学为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综合素养。例如,小学语文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古诗词,对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不仅体现在古诗词的格式上,还体现在古诗词的理解上,更体现在古诗词的用词及结构上,那么老师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点拨引导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老师可以通过体验式的课堂教学,以德育、美育、自然等多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教学《锄禾》一诗时,为了更容易理解“锄禾日当午”,可以带学生走近生活,到实践基地实地动手操作、体验劳动的滋味,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还可以通过“种豆芽”,写观察日记,融合美育、德育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体会种子的神奇,感受科技的力量,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德。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STEM教育理念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促进STEM教育理念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捷,张红.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编程教育课程研究[J].内江科技,2021,42(03):87-88.
[2]王东洲.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参花(下),2021(04):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