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炜丽
昌吉州实验小学 新疆昌吉市 831100
摘要:小学数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新时期核心素养教学下注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小学数学德育渗透问题探讨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德育教学;小学教学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容易忽视德育,认为德育是语文教师所需要做的,认为德育与数学不相关,只是单纯的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理论与技能,只注意到数学方法中严格推理,演绎的范畴内。其实,数学素养中也有对偶的一面,称之为合情推理,或常态推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
1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实质
教师只有深刻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实际内涵,才能将其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抽象概念的能力,化繁为简的数学计算能力,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能力,形象科学的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联想和创作相关的直观想象能力和需要归纳总结的数据分析能力。这六种能力涵盖了小学数学大大小小的概念和思维之中,需要教师在进行每堂课程的教授时能够基于这六种核心素养能力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课程安排,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能够对于这些核心素养进行反复的训练和提升。
2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渗透德育的问题
2.1内容缺乏连续性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在数学教学中将德育渗透给学生的理念,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仍存有相应的问题,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时候,通常是在教学中即兴地将相关经验与道理讲解给学生,且这些道理与经验可能只是和教师头脑当中的灵光一现或者题目具有相关性,虽然这种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意识,但是,综合全部教学来说,这种渗透方式通常无法与具体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结合.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德育内容,而没有较强的整体性与关联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将教师开展的德育当作对课程教学有利的一种说教,甚至会对教师开展的德育内容失去学习兴趣。
2.2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较单一
因受应试教育传统因素所影响,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单一,教学形式上也因此受到极大的牵制,一味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到授课中,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实践观念,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态度变得消极,积极性也直线下降,最后导致德育在小学数学中起不到任何作用,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2.3教学模式陈旧老套
目前部分中小学课堂虽然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但是由于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使得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通常进行的比较割裂,一部分的网络视频简介加上图片PPT的重点概括,另外一部分的教师重点课程讲解。这两部分的内容虽然集中在一堂课程中,但是却比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影响。虽然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等技术的影响下进行了丰富,但是在内在的教学理念和逻辑联系上并没有完成根本性的改变,学生自然也就没有办法通过课程上的多媒体软件应用来实际训练到自己的核心素质能力培养。
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策略
3.1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的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学生需要从最基础的感知数字、认识数字、运用数字开始,在先快后慢的过程中积累对于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直到产生质的飞跃。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夯实基础知识,后续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直观的认识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理解长度的概念,教师组织学生测量教室中的各种物品,讲台、书桌、板凳、书本等,在具体的观察中感受数字之美。
3.2挖掘课外素材,宣扬爱国热情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涉及,虽然受限于课本的篇幅问题不能够展开来表达,但是也对于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通过根据这样的路线,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通过不断挖掘课外素材让学生们完成对于国家历史文化的积累,从而形成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德育教学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培养。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了解分数的主要概念的同时,通过课本主动延伸到中国历史的灿烂文化当中,例如我国的最伟大的四大发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就是火药,而火药的配方比例就是通过分数的形式进行混合,并且能够造成巨大的爆炸威力,从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展。另外在进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各界关于时间节点的变化数据,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总结归纳描绘数据的表格统计图等,让学生在灵活运用数据统计的手段之外,还能够切身实地地领会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从而增加学生对于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3通过数学故事引导学生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信息等概念的门科,每一个数学原理都存在着一定的意义,都是通过不同的数学家所研究出来的成果。这也体现了科学家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一位名家说:真正的数学家应能把他的东西讲给任何人听得懂,因为任何数学形式再复杂,总有简单的思想实质。所以,教师应时刻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思维和能力都是一样重要的素养。在讲述一些数学故事的同时,教师要简单地介绍数学家钻研出哪些重要的数学成果。比如,班级可以在周五组织一个数学故事会的活动,学生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数学家,如牛顿、阿基米德、高斯等一些非常知名的数学家,学生通过空余时间阅读了解这些数学家在研究数学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最后如何突破重围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德育思想教育同时还要让学生从中领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此得到力量和启迪。
3.4以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以促使学生在无形当中了解信息技术,并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同时,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出示相应的例题,设计具体练习时的德育知识,以促使学生受到信息技术的熏陶.例如,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实施教学时,数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画出相应的交通标志图,引导学生实施情景导入,并引发学生猜想.在学生充分明确各标志图的含义之后,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角形标志牌的制作需用到多少铁皮,这也就是求取三角形的面积.图片导入的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欲望,还能使学生在问题与图片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以此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明确了解到三角形面积的求取与什么因素相关.同时,数学教师经过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能通过多媒体的引导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最为全面深远的学科之一,是最适合完成对于德育教育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课堂途径,为了能够响应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学生培养的新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方法丰富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赵寒.小议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24):120.
[2]樊兴学.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渗透德育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2):67.
[3]徐云鸿.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