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玲
河南省封丘县第一初级中学 453300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使初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系起来,如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展开了浅析。
关键词:初中生;自学能力;培养
引言
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相对,自主学习更易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也是斐然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策略性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要把课堂带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想办法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学对他们有益,或通过某种途径,让他们感受到自学的乐趣和成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更强。例如,我们可以对某堂课进行一次教学对比,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学习阵营,第一组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将整理好的知识点逐字地讲解给学生,第二组只提供合作学习的探究任务,然后提倡学生自学与合作讨论,在结合网络学习、学生互动式学习和家校合作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着问题,教师再次对这类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探讨,这样,一堂课后,教师就会对学生的两个学习小组进行考察,通过考察,让学生了解自学的乐趣和价值。
2扩大学生自学途径
中学老师也可以试着拓展学生的自学途径,例如,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空间,也存在很多无用的信息,但如果能成为学生自学知识的重要阵地,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官方的校园学习网站,开设语数外、音体美等多学科的自主学习版块,老师定期登入网站进行教学信息更新,学生就可以登入网站自觉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和作业设计,自己做练习题,自己检查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学生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二,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青少年宫去学习,浏览教学知识,观看其他学校学生的才艺比拼,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比赛参与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3加强思想教育,明确自学的重要性
小学升初中后,有些人对自学还不太了解,以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和自学的重要意义,要使学生懂得掌握学习方法,比多做几个题目更重要,即要从“学”变成“会”。以事实教育学生,如闻名于世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其成就卓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学能力特别强,使学生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表扬那些认真学习的同学,让自学成绩很好的学生讲经验,不断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一年级指导学生自学,一开始低要求,针对初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兴趣容易转移等特点,布置自学内容不要多,不要难。学习一些简单的内容,可以先从概念开始自学。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要提醒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要求学生举出实例加以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逐步增加自学的内容,可以再增加规律、定理、例题等等,但是这些内容还不能一下子全部自学,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刚开始自学的能力不强,还没有学到前面的内容,必然会影响后面的自学,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如果把一节课的内容都一起学,那只是形式上的自学,没有多大作用。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甚至学习兴趣。所以,自学一堂课就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以后的自学排除障碍。此外,老师对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
第二阶段,学生初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可安排具有固定思考性的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预习,这样既能解决因学生自学能力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课上阅读所需时间带来的教学难度,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把教材带给老师。课堂上,可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相讨论,或由老师指点,指出问题的关键,师生共同讨论,然后教师再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要害,作必要的强调补充、解释。
第三阶段: 在学生自学习惯基本养成,且有较好的自学积极性,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一节课的内容,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要领,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概念可以正确理解并举例说明,对相似概念可以比较区别和联系,对定理可以分清题设和结论,会证明和知道定理的应用范围,对公式会讲和大多数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掌握例题的思路方法并做课后练习,对课后习题进行布置,还可以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自学,在上课时,主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的疑难问题和大多数学生很容易理解的错误问题,这个阶段对中等基础的学生要加强督促检查,同时要帮助学生补课,尽量缩小与优生的差距。
5指导课外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中学生对香花和毒草的鉴别力比较低,好奇心强;他们经常在课余时间读《武侠小说》或《言情小说》,以“自娱自乐”。所以,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课外阅读的目的不在于“求新”“娱乐”,而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课外辅助读物时,要选择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强,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的书刊,以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教导学生如何阅读,学生课余时间少,任务重。针对书刊的不同特点,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以达到短时间内多读一本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很多。一般说来,课外辅导书和一些主题深刻,构思巧妙,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的文章要仔细阅读。在课堂上对阅读没有什么帮助的文章,我们应该通过“略读”来理解。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教学目标。中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应从兴趣培养、激励创新、自主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菁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2).
[2]王海清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0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