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亮亮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小学 322000
摘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还是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都开始重视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来加强学生对与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文章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期可以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体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可以体现出优良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从而来使学生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提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价值体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阶段尚且较小,且小学阶段没有开设历史课堂,所以,学生可能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了解得并不是很多,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得也不是很多。这样一来,就导致不能够让学生从小就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够很好地体会爱国思想,从而就会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不能够得到很好地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且现在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德育的培养也是不能够忽视的,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对于个人德育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培养,从而来促进学生个人素养能够得到提升。
二、优化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研读,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经验以及教学能力
教师如果想要通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话,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其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船通过文化教学经验,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解问题,从而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需要做到明辨,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因为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完全地将所有的内容都抛给学生,而是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守株待兔”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应当告诉学生应当引以为戒,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累累的果实。
(二)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时,不是只可以通过类似于“讲故事”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从而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的学习枯燥乏味,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角度来切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多角度进行挖掘,从而来使学生的思想可以得到培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爱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之后,就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场“爱国诗词竞赛”的活动,让学生来分组进行竞赛,结合自己对于爱国的理解,来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词,从而来使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爱国思想;或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有关于民俗的传统文化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于民俗的起源、传说、习俗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既提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来使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学习中来了解传统文化。
(三)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在开展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带领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来学习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识字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字的结构规律等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说文解字》的内容,将文字借助多媒体通过图文的形式来展示出来,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文字的构成,从而使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可以密切联系,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或者,教师还可以在元宵节或者中秋节等节日时组织学生猜灯谜,通过传统游戏来使学生在学习字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在确保自身教学传统文化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多角度挖掘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田雅梅.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2):37-38.
[2]吕平.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0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