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幼儿矫音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董妍
[导读] 聋幼儿的言语障碍是他们的根本障碍
        董 妍
        河南省南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473000
         
        聋幼儿的言语障碍是他们的根本障碍。言语素质方面的缺陷致使他们无法与其他人(尤其是健全人)实现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只有从婴幼儿阶段起,有效地解决聋生的言语问题,才能打破聋生回归社会的根本障碍,才能使他们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
        我们在长期的聋幼儿矫音教学过程中,发现遵循以下原则对此项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1、仪器辅助原则。
        引导学生养成坚持佩戴助听器的习惯,引导聋儿每天除了睡觉外,尽可能坚持佩戴助听器,并在助听器配合的基础上养成自觉倾听、专注倾听的习惯,使语言训练更有意义更有效率。
        2、详尽计划原则。
        语言训练要有长计划更要有短安排,有一年一学期的总计划,有每个月的月计划,又要有每周的具体训练内容,具体到每天也要定时间、定内容,科学分布、合理分层,才能有效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语言训练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保证语言矫正获得扎实的成效。
        3、 内容有趣原则。
        语言矫正的内容要尽量选择容易引起小孩子兴趣的方法,从生活出发,从身边出发,了解孩子们的特点、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讨厌什么,已经达到什么水平,哪方面有待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那些孩子们容易感兴趣的事和物,才能增强孩子们学习言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直观教学原则。


        作为聋儿,他们的说话是靠技巧而不是本能,正常人的发音全凭听觉来调动口腔动作,而聋儿的发音全凭发音器官的运动感觉。因此在教聋儿发音和言语时,教师要从直观出发,要让孩子掌握好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各个声素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发音,怎样完成发音,并能够发出正确的声音。
        5、赏识鼓励原则。
        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多赏识多鼓励,对于聋儿的发音应先求数量,再求质量,不管声音如何,只要发出声音,只要看到点滴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恰到好处的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有意识有兴趣地投入到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变“苦学”为“乐学”。
        6、 重复渐进原则。
        在语言矫正的过程中,要尊重聋儿的心理特点,尊重聋儿“记得慢、忘得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聋儿“温故而知新”,对于学习的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新旧相加,重复进行,用新的活动练习“旧”的语言,在“旧”的活动中使用新的语言,环环相扣,扎实进行,有计划地反复温习才能加强刺激,加强记忆,巩固训练成果。
        7、训练多样化原则。
        聋儿由于年龄偏小注意力不容易长期集中和保持,所以语训教学形式一定要多样化。固定时间集中上课进行语训是一种形式,分组分层进行训练是一种形式,分散开来一对一进行训练也是一种形式。同时还要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游戏的活泼的有趣的方式进行语言训练,训练的地点可以在室内多媒体前进行,可以在户外一边游戏一边进行,可以到公园里边玩边散步边进行,可以在家里一边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一边进行。总而言之,一定要克服呆板的教学法,多种形式尽量吸引孩子快乐地主动地参与。
        8、拓展延伸原则。
        语言训练一定要注意课内课外结合、家庭学校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让学生走向课外、走向实践、走向生活,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交流交际的快乐,增强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感知力。也为语言训练寻找到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和空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