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莎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阳小学 310000
摘要: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和素养提高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而在教学过程中未将课后题落实,只一笔带过,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和记忆,课后题的价值则没有被发挥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一道语文课后题对学生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和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巧用“课后习题”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课后习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课后习题都是结合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文本特点和小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和筛选而成,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可以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亦是课文学习向课外延伸的基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方向,把握教学重难点,合理利用课后习题,改进语文教学现状,结合班级学生情况进行有效训练,联系实践、扎实高效,引领学生去感悟探索知识,深化对不同体裁文章的理解,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后习题在课前准备阶段的有效应用
(一)明晰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环节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想要上好一节优质课堂,首当其冲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有顺序、有计划的推进课堂教学。每篇文章后所选的课后习题是经专家和学者进行精心筛选的,所以具有一定的指定方向。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精心解读文本、考虑学情,又要潜心研究每一道课后习题所蕴藏的目标指向。课后习题具有其更细化、更具体的特点,教学目标的准确明确能够为后期课堂环节的设置提供基础。例如,二下的课文《雷雨》的课后习题分别有“我会认”、“我会写”“好词、好句摘抄”等环节,利于用以巩固学生基础。同时,还有引申拓展教学部分,读读抄抄部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优美句子可供学生进行欣赏和借鉴学习。而且也有写作部分,引领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基于此,教师可以明确设置教学目标;1.通过换偏旁、引申联想等措施,让学生识记“压”等4个生字,正确书写“垂”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赏析、对比分析理解“挂、垂、坐”的用法3.熟读和赏析优美句子,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的变化。4.引领学生留心观察天气变化,主动书写日记,表达天气变化和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课后题为参考设置教学目标,既紧密切合文本特点,又利于学生进行及时练习,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莫定基础。
(二)辅助课前预习,专注进入课堂
预习是知识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为保障学生学习效率,常在学习新课前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预习可先行了解文章内容,且学生可以在主观意识的牵动下提前搜集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阶段的深入学习提前作以铺垫。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课后习题中有: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泥泞、年迈、晶莹、寻觅词语,驱动学生去主动查阅字典,或询问家长,学生们受兴趣的牵引会主动尝试用词语进行造句,或提前阅读文章,感悟词语的意义,敏锐地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为后期文章深入感悟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学习也会更加专注,在老师强有力的引导下,积极去理解感悟与积极联想。
二、课后习题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一)借助课后习题,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可谓是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因兴趣牵引学生会主动探索和进行积极联想,使学生愿学、乐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并用情感语言引导,带领学生走进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地课堂中。例如,在学习“中国美食”这一部分内容,课后习题设置有;读一读,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用到这些方法。“炒、烤、烧、爆、炖、炸、煎、蒸、煮”等词语,学生在字的指引下主动组词,煮饺子等词语,并与同学和老师们积极交流食物的做法,以及字词的构成特点,“灶、焰”的部首都是火字旁,“、煲”的部首是火字底,“焦、烹的部首是四点底是"火"的变形,这些字词都与火有息息相关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明确教学方向,攻克重点知识
每篇文章一般包含多道课后题,课后题配合文章的练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白文章的教育意义,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整体出发,科学地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真谛和教育意义。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这一课时,课后题中有设置: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经比较观察发现,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赶紧"一词,旨在强调修羊圈的重要性,养羊人需要及时去堵窟窿。第二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表现出坐着的急切心理。学生们受课后习题的指引认真的分析句子,并感悟“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则寓言故事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真谛,教师还可以引申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如有的同学临近考试期,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就立刻努力学习、强化练习攻克难点,争取考试取得佳绩,这就是亡羊补牢。"有的家长为了盼孩子成龙成凤,在孩子两三岁身体发育还未健全时就让孩子练习体操,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身体的发育和心智的成长,这就是揠苗助长。”强化教育的意义。
(三)依托课后习题,引导自主感悟
课后练习是文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其点明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作用,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体验探索的空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理解能力程度、文章的特点,对课后题难易程度分析,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多次阅读和赏析文章,自主进行感悟。例如,在学习“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时,课后习题中有询问到:“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受问题的指引学生们主动去回到课文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1言:“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将。学生2,又补充到快乐是可以传递的,所以花将是快乐的种子,为大家播散了快乐和美好。同时,学生们受问题的指引积极联想到生活中的事与物,生活中美好的礼物如腊八节为环卫工人送上一碗热腾腾的粥、参加植树养树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送上一份爱心等等,学生们真正内化了知识,有的学生还主动进行日记写作。
三、课后习题在教学后期的教学应用
(一)深化习题用处,提升写作实践
“听、说、读、写”是语文知识学习的核心要素,四大要素进行比较,“写”的部分是对文章进行概况、输出的环节。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材变化越来越具综合性、新新颖性,这也驱动教师要有的放矢训练学生写作,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习题深化学生的习作练习,促进学生灵活应用日常积累表达所见所闻或思想情绪,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彩色的梦》这一课时,考虑到该篇文章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较为紧密,易引发学生进行想像和创作,且练习题中也有指引: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可借此鼓励学生们进行绘画和写作创作,只见学生们都很兴奋,拿出画笔,画五颜六色的野花,画森林里的雪松和小鸟,画了小屋和天上的红太阳。也有的同学主动尝试在本子上去写自己彩色的梦,有的写到脑海中“科技之梦”,有的学生写到“世外家园之梦”,学生们的联想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并将日常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上升。
(二)契合课后习题,拓展相关知识
实际上,语文学科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关键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巧妙利用。语文教师应注重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将语文知识、课后习题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等相关联。许多课后习题设置就很注重学科知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比如有的习题以收集邮票、了解家乡、交流故事等为话题展开,教师可以借助于此,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一些课外知识,促进知识的扩大积累。例如,以《田家四季歌》为例,教学时可利用课后思考题进行拓展练习: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拼读练习,从读中对农事活动建立起初步认知。接着,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关于农事的剪辑视频或纪录片,引导学生去猜一猜进行辩识,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谈一谈,视频中所呈现的农事活动是哪个季节的,有什么特点等等。最后,在学习任务驱动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或阅读书籍、与父母进行交谈等方式,扩大对农事活动的了解,班级中后期也可举办分享会,让学生进行畅所欲言、知识分享。以课后题为牵引关联生活和设置学习活动,既可有效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课内和课外的知识内容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认知了解。
四、结束语
总之,课后练习题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一座桥梁。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是之下,创新教学思路,发挥课后习题这一有机组成部分的应用价值,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应用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组 . 整体渗透,将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J].人民教育,2017(18).
[2]郑宇,肖舰 . 继承、发展、创新——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介绍[J].小学语文,2017(7-8).
[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种类和教法 [J]. 马之先;.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8(08)
[4]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 [J].张晓灵;. 读写算 2020(02)
[5]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J].刘志宏;.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