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浅探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杨晓玲
[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杨晓玲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第一中学 526400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初中语文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应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当中,不但能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学习效率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初中语文;结合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评价、欣赏、理解和感受的能力。写作则是学生使用语言文字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体现。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都是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直接体现。通过有机结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两方面教学的相互促进。
1.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作为其关键部分,二者始终处于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换言之,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则注重学生的积累,而写作则是知识的传递和表达。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虽然内心有着强烈的表达情感,但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却无法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完美地表达出来,之所以出现当前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疏忽于阅读所致。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不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主动学习名家文章创作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技巧,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写作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将内心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而写作对于阅读来讲,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创作的过程实质上也是阅读成果得到体现的过程,而且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阅读的真谛,把握文章的创作精髓,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极其重要。总而言之,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才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
        2.1优化课堂朗读,为写作做好准备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正如叶圣陶说过的:“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着较多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提升感兴趣的文章组织朗读训练。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深度体会作者中表达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在带着问题和情感朗读的过程中,关注文章的语言特征、表达模式、写作表达思路和风采格调,这样的朗读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助推作用。如果学生的写作过程中,碰到了教材文章类似的话题,可以自然而然想到曾经朗读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感受。
        可以组织学生朗读的文章多种多样,教师应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类并且收集课文素材,在朗读中把这些素材转化成自己的写作素材。比如,归纳“亲情类”文章,包括《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等等,归纳“励志类”文章,包括《愚公移山》等,也可以归纳“哲理类”文章。学生在自己的写作笔记本中记录相关的范文材料,摘抄精彩的句子,这样可以在写作中举一反三。例如,对于亲情类主题写作,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和思考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写作亲情类作文的时候,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思考和表达亲情,不会觉得无从下笔。
        2.2通过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从写作的角度来讲,主要指作者将内心真实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制,他们缺少生活阅历,对于现实生活认识不足,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准确地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丰富的阅读素材,不但包括传统名篇,而且还有符合现代发展的新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增强了语文教材的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要注重文章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增大词汇量与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的能力,为后续写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础。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手法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进行了有层次的描写,作者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进行了深层次描写,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这篇文章时,除了要讲述作者如何进行景物描写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品味,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摘抄工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景物描写素材。在保障当前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创作情感,如何将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而得到体现。学生只有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将自身的情感通过写作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阅读和写作,属于借鉴和创造的关系,通过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可明.浅析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方法[J].读与写,2018(35):96.
[2]潘诗翠.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刍探[J].基教与成才研究,2018(10):52.
[3]张三女.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小学教育,2019(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