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交流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郭志勇
[导读]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郭志勇
        山东省高唐县时风中学
        摘要: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合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任务目标。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初中学校的物理教师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根本没有效果,无法在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作用,因此造成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
        关键词:合作交流;初中物理;课堂策略
        一、在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物理课堂的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概念、定义、公示等具有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充分的掌握,因此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的心理。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和满堂讲的教学手段,而且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激发学生的交流和探索欲望,提升对知识点的兴趣,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将抽象概念转变成具体形象由于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描述语言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使得学生对于一些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无法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交流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经过不同的解释和阐述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理解的正确性,及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教师也比较容易发现并能够给与及时的修正。
        (三)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小组内部在达成共识之间都会产生一些分歧和争论,从而需要教师对小组的认识和理解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纠正。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率,而且还能促进各个小组内部的积极竞争,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物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一)将小组合作理解
        为小组讨论在每个初中学校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当教学进行到某个环节的时候,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的物理问题没有人进行回答的时候等情节,教师便会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问题。这个时候,有的学生便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你说你的看法,我说我的观点,无法进行统一、归纳和总结,甚至还有的学生利用交流这个机会,说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教师会在一旁等待,有的教师会在各个小组之间游走,等待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便抽取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无法发挥出主导作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


        (三)小组合作学生变成少数人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学优生而言,可以频频回答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其他学生则成为聆听者,坐在位置上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汇报阶段,发言的依然是那些学优生,从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人的学习。
        三、改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一)科学分组,全员参与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应该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之间在成绩、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划分成同一个小组,并在组与组之间尽可能缩小差距,使它们在各个方面基本一致,尽量使小组之间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并促进全班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二)加强巡视,化解矛盾由于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最常见的是个体只看不动和个体包揽全组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小组长充分发挥出作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分布任务的时候,要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够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从而体会到集体学习的快乐。
        (三)选择准确时机,集思广益,提高效益首先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串联和并联电路学习中,由于学生对于电知识无法进行正确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学习到电流电路不止一条;其次是在课题导入的阶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于每个学生对于物质特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导入课题的时候向学生提出问题怎么能分辨出铜丝和铝丝的区?分辨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进行回答。
        结束语
        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海娟.浅析“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4,(7):43-43.
        [2]冯先康.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6):123-123.
        [3]陈建英.对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71-72.
        [4]赵瑞祥.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5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