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凤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茶山江小学,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为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找到提高化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学化学;教师素质途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采取合理、科学地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提高化学教师的知识水平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师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素养,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知识型人才的概念,是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学科素质。既要掌握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又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建立坚实、广泛的知识结构体系。
1.提高教师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水平
化学教师要想做好相应的学科教学工作,首先必须掌握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为其教学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化学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体系框架、学科建设的专业逻辑知识点和相关专业技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掌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 第一,清晰地把握学科知识的总体框架,熟悉学科内部的每一个概念原则; 第二,掌握与专业内容相一致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三,明确学科的背景知识和当前的发展趋势。
2.提高教师相关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工具性知识水平
化学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科领域的问题,而且要广泛了解科学文化知识领域的相关学科,这些知识包括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法律、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了解生物学、天文学、人体和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知识的广度、深入研究的研究方向,建立金字塔理论框架。此外,教师还要学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新兴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对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思想的理解,引导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相关理论,应用信息收集、组织、培养教师的能力,熟悉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具体的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观念并不断进取
1.关爱学生,改善师生关系
尊师重教是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是,在尊重教师的同时,不能把学生局限于主体地位,而应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状况或家庭条件和待遇不同,也不能因为教师与学生家庭的个人接触程度而有偏见。在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种具体的爱,而不是盲目的、抽象的爱。今天地教师应该改变旧有地教师尊严的观念。在教学中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同时要耐心教育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新世纪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尊重学生,包括学生的需要和现状,以及学生的发展潜力。教师尊重学生,不是纵容学生,而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此外,当老师爱、理解和尊重学生时,学生尊重和爱护老师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把这种爱传递给老师。
2.转变角色,加强服务意识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转换。教师从以前的传授知识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领导者。因此,教师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协调,确定最佳的学习方式,以达到目标; 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发展能力的培养进行指导。教师还应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善于学习,增强课改意识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认真学习,了解新课标的主要特点以及功能。例如,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化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强化评价、诊断和激励发展的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此外,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熟悉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同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课堂适应性的提高。
4.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素质教育观念的学习提要》等地学习。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师逐渐摸索出与学生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发展化学专业化地教师
要实现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方向应是转变教师角色,掌握新的专业技能。要实现教师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教师应从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从教师转变为参与者。
1.教师从治理者转变为组织者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转变为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营造宽容、和谐、包容的课堂,营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和整个班级治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自律,最终取得成功。
2.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
化学教师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共同营造学生学习环境。师生应共同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文化生态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应该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组织和引导学生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的社会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高中化学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化学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曾平.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4):0025-0025.
[2]韦伟. 新课标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J]. 华夏教师, 2019, 000(007):43-44.
[3]龚宇. 高中化学教师的益智思维素养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4):242-242.
[4]陆婵. 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 000(006):86-87.
[5]覃国柱.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 000(008):P.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