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芳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初级中学 443623
摘要: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但从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现状来看,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尚不明确,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培养方式也不能发挥最大效用。文章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为讨论对象,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展开数学课堂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研究,以期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研究;基础性;主动性
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且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提升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实现教学有效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伟大目标。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对于什么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来看,可以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础性知识教学,二是主动性能力教学,三是创新性思维教学。结合这三个部分来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数学教材,从而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延伸,从而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核心素养内容实际上是与学生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来自学生的生活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做人做事。
二、完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基础性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应当强化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因为只有学生的基础牢固,才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行是知之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传授培养时,就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内容来进行,从而来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时候,其学习方式和思维上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是存在一个比较大的跨度的,因此,教师就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基础性知识的传授的重视程度,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向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知识内容时,虽然其概念定义等很好理解,即“a2+b2=c2”,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不能够只是记住公式就可以,而是应当理解勾股定理的研究过程以及应当如何将勾股定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勾股定理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些知识的基础,后续还会有其他许多的知识内容需要应用到勾股定理,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加强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引导
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来说,如果学生不自己来动脑进行思考的话,只依赖于死记硬背是不行的,结合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教师讲述学生听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学生,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应当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时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性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轴对称”的知识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让学生来了解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由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来独立完成学习。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然后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从而来提升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从而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培养,以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初中数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实现成人成才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邱仲譞.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智慧,2021(02):27-28.
[2]白应武.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