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4期   作者:吴正桃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其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吴正桃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     610100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其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该阶段的学生所接触到数学教学会对其以后的思维形成以及成长造成直接性影响。当下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优秀的推理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而实现该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渗透数学思想。下文就将对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渗透措施
        
        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数学思想在其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同时这也使体现数学文化的关键之处。人们经常会把数学思想比作高楼的地基,因为只有地基的稳固性得到保障以后,这栋盖楼才可以继续向上建的更高。所以当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同时还要主动在教学工作中对数学思想进行渗透,以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经调查结果可以显示,虽然现在有一部分数学教师会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没有做好反思工作等,而这也就很难使教学工作的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时应注意的问题
        1.1 数学教师的正确引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思想上的认知还没有达到较为成熟的状态,所以其并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即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再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并对数学思想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渗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比如,教师在针对圆的面积这一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其就可以对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使用。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分解圆形,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圆形面积的计算进行思考,同时也使学生以往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有所拓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其学习质量。
        1.2 数学思维巩固与反复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以教学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分类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进行针对性的使用。当然在必要情况下,数学教师还要懂得及时对数学模型进行构建,在此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反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来说,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存在差异,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但这两种数学思想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效率。最后,数学教师还要定期对各个类型数学思想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结合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指定科学合理的使用计划。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相关措施
        2.1 渗透分类思想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来说,其会涉及到很多数学定义,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分类思想进行使用,以便学生可以牢记相应数学定义。数学分类思想的主要原理就是对以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为基础进行分类,然后再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该思想的存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比如,教师在对有理数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的分类条件,即根据字母上的差异或符号性质的差异等,让学生自主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形成优秀的分类意识,同时其思维上的缜密性还会因此有所提升。
        2.2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这一学科所涉及的一部分知识,需要教师利用图像才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因为当图像与数学知识之间进行有效结合与以后,这些数学知识可以以更为直观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更容易的对其有所掌握。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小明与小刚两人同时从家相向而行前往学校,小明一分钟可以行走五十米,小刚一分钟可以行走六十米,过了半个小时两人相遇,那么小明家与小刚家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线段图,使学生懂得遇到该类型的问题要主动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还可以是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保障。
        2.3 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特点或对图形角度的计算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对数学模型思想进行有效渗透,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常见的钟表以及三角板等,引导学生对圆形、三角形进行正确的认识。接着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对这些图形的特点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总结的错误特点进行纠正,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图形模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3 结束语
        总之,当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每节课所要讲解的具体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数学思想进行使用,以便其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发挥出自身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增侠.刍议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6(27):322-323.
        [2]李秋霞.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创新导报,2014(7):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